中小车企举步维艰
让人沮丧的是,丰田只是被迫提升产品价格的一个典型性代表,在成本重压面前,没有哪家车企可以完全摆脱成本上涨之困。
即使不考虑丰田-新日铁价格协议的传导作用,事实上,钢材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危机已经在中国暴露无遗。
5月份,在连续两个季度调高钢产品价格之后,国内最大的汽车钢材提供商宝钢预计第三季度其产品价格仍旧上扬。
促使宝钢持续上调钢材价格的部分因素是国际差价不断拉大。近期,国际钢铁巨头新日铁、安赛乐米塔尔等相继提高钢材出厂价,且幅度均超过10%,宝钢定价的主要参考对象正是国际钢铁企业。
内外压力下,宝钢未来可能继续此前的定价标准,上涨幅度达到7%。钢价的上涨势必推高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据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08年我国汽车用钢材需求量为1371万吨,如每吨钢材价格提高7%,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高达64亿元。
近期来看,钢材涨价对汽车制造成本还没有到火烧眉毛的地步。但这不等于所有车企都可以免疫,实际上,一些规模较小的车企对包括钢材在内的原材料涨价的承受能力,已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影响公司利润增长的负面因素正在不断积聚。除了钢材价格上涨,原油短缺、消费紧缩、通货膨胀等多座“大山”一起向利润逐渐摊薄的汽车业压来,车企利润和收益的创纪录增长在重压下有可能戛然而止。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