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从制造到创造 何时才能破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 15:43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王坤

  “创造属于中国的品牌,实现核心技术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些已经成为中国本土车企的口号。

  中国汽车业已经告别“以市场换技术”的时代,本土车企普遍意识到,要想赢得市场,获得可持续发展,只有依靠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中国汽车”必须经历、而且正在经历着一场从“制造”到“创造”的蜕变。

  量的积累

  近几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一直呈现迅猛增长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更是双双逼近900万辆。其中,汽车生产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销售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50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量增幅有所回落,而销量基本持平。一季度,汽车销售达到257.87万辆,同比增长21.42%。

  而在产销数字一路飘红的背景下,人们惊喜地发现,中国本土自主品牌正在崛起。2007年被称为“自主品牌年”,因为就在这一年,自主品牌轿车累计销量达到124.2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今年一季度,轿车自主品牌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平稳,共销售35.45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

  量的积累过后,其结果是带来质的飞跃。然而,自主品牌在努力探寻“质变”的过程中,往往不得要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认为,从大环境来看,自主品牌往往处于激烈竞争或者比较劣势的环境中,而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没有把汽车工业上升到战略性的地位。“我们现在的政策是促房抑车,反而重视房地产等一些不太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我认为这是国家一个大的产业政策上的偏差。”此外,他认为,本土车企自身的问题在于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销售上,忽略了自主创造。

  事实上,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的同时,必须面对中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水平远远落后于汽车强国的现实。因此,“摆在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创造能力,或者说自主创新能力。”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如是表示。

  酝酿质变

  我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这不仅体现在全国汽车产销量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应更多地体现在本土汽车自主品牌在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不断进步。

  这就需要本土汽车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依赖国外进口、充当汽车组装商到重视自主研发、创建民族汽车品牌的转变;从通过扩大规模和产量来获取微薄利润的粗放型,到依靠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竞争力来获取丰厚利润的集约型转变。

  中国车企只有凭借自主研发、技术创新获得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从汽车“大国”到“强国”的转变。

  如何破茧?

  在大多数业内专家的眼中,“创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该找准突破口,避免走太多的弯路。

  孙晓华建议,应该以节能和环保发动机技术为突破口来抢占制高点。“现在,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汽车本身要用油,而且排放一些有害气体,我们的企业应该在环保和节能发动机技术上多下工夫,有所突破,从而实现中国创造的飞跃。”此外,“应该加强企业之间的联合和整合,共同努力打造品牌。我们的企业需要走联合发展之路。”

  无独有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也指出以节能、环保为突破口。他认为应该进行两个革命,“一个是燃料的革命,从现在的汽油、柴油向多元化的燃料发展,如天然气、乙醇等等,其中电力是最好的载体;第二是驱动的革命,改造内燃机的燃效,依靠汽车电子技术实现更好地燃烧,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陈清泉对企业提出的建议是,首先要有明确的战略,有路线图,要抓住技术路线和商业路线。“新产品不能交给技术部门或者销售部门,一把手一定要抓,并且要作为公司的战略。”此外,企业还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王小广则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目前培养中国自主品牌最重要的是国家要有一个产业导向,“这个产业导向从国家战略、竞争力,特别是从工业升级的角度出发,应该是抑制房子、促进车子。因为车子具有战略性地位,不光是工业性的战略性地位,更重要的是消费战略性巨大的推动力。”他还表示,“汽车创新,首先是消费模式的转变,政府不能抑制老百姓拥有汽车,而是应该从政策上鼓励节能型、低排量、低耗能、经济型的车子。中国汽车应该围绕紧凑化创新,这也符合中国的国情,创新需要一种新的节约型的组合。”

  从“制造”到“创造”任重而道远,但是,只有如此,“中国汽车”才能实现“破茧化蝶”的蜕变。

(编辑:王禁)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