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难撼中国经济(三)
中国车企如何应对灾难
灾难也是一面镜子,能反映出各个厂商在灾难来临时采取的种种措施是否能够真正为其本身带来益处,防范的作用永远胜于事后补救,这正好是国内众多车企所缺乏的
记者 张敏
2008年5月12日,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这个星球不经意间的一次“抖动”却带走了中国几万条鲜活的生命,尽管这一“抖动”仅维持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同样,这次地球不寻常的“抖动”也震动着中国汽车业并不牢固的根基。
客观地讲,中国的车企在这次地震中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在四川的车企普遍离震源中心较远,离得最近的一汽丰田在成都的工厂也远在159公里之外。“本土”没有受到重大破坏的众多中国车企在赈灾中也表现出了巨大的热心和慷慨,这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当然值得尊崇和倡导。
只是,国内众多车企在纷纷伸出援手拯救灾区的时候,自身在灾难中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远的不讲,从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到近日的“5·12汶川地震”,国内众多车企中有谁实施过应急预案?在很早之前便暴露出的薄弱的物流环节,在冰雪灾害过去之后,又有哪个厂商对此真正进行过反思呢?
中国的汽车产业在过去的10年里取得了长足发展,而国内众多车企也得以发展壮大,但在繁荣的背景下,国内的众多车企没有理由去回避类似雪灾、地震等这样的突发性灾难,毕竟,灾难是无法回避的,而车企本身也存在着很多无法回避的问题。
有人说,“5·12汶川地震”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出社会的人情冷暖。同样,灾难对于国内众多车企来说,也是一面镜子,能反映出各个厂商在灾难来临时采取的种种措施是否能够真正为其本身带来益处。
年初的雪灾中,作为重灾区的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由于完善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而能够在雪灾发生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灾害带来的损失。但与此相反的是,长安福特在南京的工厂和奇瑞汽车均由于雪灾不得不停产,不完善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在关键时刻使这些厂商“掉了链子”。
毕竟,灾难对于世界上所有的生灵而言是没有先后次序之分的,而防范的作用永远胜于事后补救。事实上,这正好是国内的众多车企所缺乏的。
车企应急预案缺失
2003年“非典”爆发初期,政府和民众的手足无措催生了国内应急体系的建立,从2005年1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高票通过,到随后成立的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再到200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说明了政府对应急管理体制的重视。而这一体制的建立也为战胜2008年1月的南方冰雪灾害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国家的重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的众多车企对于应急预案体制似乎并不“感冒”。记者走访的众多车企中,在问及企业是否有应急预案体制时,被访者普遍“摇头相应”,某合资企业的被访者道出了大多数车企的心声:“应急预案?政府考虑的应该会多一些。”
但事实上,这并非都是政府的事情。汽车制造业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众多的员工进行协作,以国内规模并不算大的吉利集团为例,旗下就有上万名员工,而大的汽车企业动辄十几万的员工更是司空见惯。因此,在一个汽车企业内,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小型社会。而汽车企业的庞大的“身躯”也注定常常是落户偏远的城郊。
如此情况下发生突发性灾难,没有应急预案体制的协调,其后果可想而知。而位于四川的众多车企在地震时的处理措施令人担忧。多数受到波及的车企所采取的措施是赶快通知员工下楼尽快离开房屋,除此之外,没有更多其他措施。事实上,厂商在地震时对于员工的保护基本上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因为即使得不到通知,在感觉有震动时由于人的求生本能也会选择迅速下楼。但是这并不是地震发生时采取的最好自我防护措施。应急预案体制作为一个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和灾难发生时的应急体系,绝不应该被众多车企拒之千里之外。2008年的两场灾难如试金石般照出了国内车企的众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如同摆在车企面前的路障一样需要各个车企去一一解决,毕竟,灾难还会再来。而国内车企在灾难发生时如何应对,恐怕也是国内众多车企应该面对的重要课题。应急预案的建立,车企可以参照政府应急预案的原则,因为两种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受灾人员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同样,参照政府应急预案的设立,车企应急预案体制同样需要做到责任到人,明确各自的职责。除了一个专门的救护指挥体系外,必要的救灾物资储备诸如帐篷、衣被、净水设备也是必须储备的。另一方面,畅通的信息通信也是必需的。汽车厂商通常都是作为城市之外的“孤岛”而存在的,而灾难发生时,车企首要做的也是向“岛外”呼救,而内部信息的畅通则有助于安抚内部受灾人员的恐慌,不至于乱成一团。
事实上,车企内部的应急预案的建立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复杂,因为车企内部的应急预案通常是作为灾难来临时的第一手救援,如同护士在伤员未被送进医院时在为伤员做的初步治疗一样,虽然简单,但作用重大。
其实,应急预案的目的更多地是对灾难的预防,而当预防在人们心中成为习惯,或许应急预案也成为一种常态了。一位日本留学生这样告诉《汽车人》,在日本的各个大公司,员工桌下都有免费配置的防灾应急箱,体积不大,但内部装有食品、手电筒等救生物品,可以满足地震发生时幸存人员的自救需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等待救援时间。日本的经验和危机意识值得我们借鉴。
除了眼前暴露出的诸如灾难时应急预案的缺失外,物流体系的脆弱和零部件供应体系的不完善恐怕也是国内众多车企需要首先考虑解决的问题。如果说应急预案的建立是基于员工福利和人身安全考虑的话,那么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则是为了汽车业的持续发展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