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商用车出口迅速增长,俄罗斯市场是其中最活跃的市场之一。
本报记者 王培
商务部最新消息称,7月1日将成为中国商用车出口俄罗斯的大限,届时如不能达到俄新的55项质量标准认证,中国商用车将无法出口俄罗斯。同时,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内蒙古满洲里口岸查验出口汽车整车共计1316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
相比2007年中国商用车出口俄罗斯市场的红红火火,2008年第一季度,商用车出口俄罗斯变得冷清起来。是俄罗斯本土对商用车的需求减少?还是俄罗斯政府对中国商用车出口的限制越来越多?在出口越来越难的情况下,企业是否该走到俄罗斯建厂的道路?
对此,《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在采访政府、外贸企业以及商用车企业相关人员时了解到,在俄进口认证规定越来越严格时,到俄罗斯建厂未必是最有效的方法。
出口遇阻在于企业自身
据了解,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督局及汽车和汽车发动机研究所共同制定了《关于调整汽车质量检验证书发放程序的计划》。新计划将于2008年7月1日生效。此次调整,将取消对进口中国汽车质检证发放的简化程序的资格。
对此,商务部欧洲司俄罗斯处王处长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对于中国汽车出口持有一定的排斥态度。中国汽车企业在俄罗斯主要销售中低档车型,与俄罗斯本土汽车厂家的消费群体基本相同,必然会对该国汽车产业产生不小的冲击,影响其本土汽车品牌的销售。因此,从去年开始到现在,俄罗斯对进口汽车认证要求越来越严格,而且当地政府会设置一定的技术壁垒来限制国外汽车企业在当地的发展。
希比利汽车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一家面向俄罗斯、独联体国家和东欧国家的专业汽车出口公司)董事长祝景成却不赞同俄罗斯政府对中国抵触情绪严重的看法。
祝景成说,由于俄罗斯在技术和排放标准上都与欧洲接轨,在中国商用车出口俄罗斯之前,它们进口的产品大部分来自欧美或者日韩。“由于欧美、日韩商用车在技术和排放标准上早已达到俄罗斯本国的要求,所以它们的产品出口到俄罗斯就显得畅通无阻。”
祝景成告诉记者,中国商用车出口俄罗斯最大的阻碍并不在俄方,而是在中国汽车企业本身。中国商用车技术水平并未与国际接轨,加上中国的认证水平与国际不一致,必然导致出口之路困难重重。按照《日内瓦协议》(1958年签订)的要求,8米以上的公交车必须有两个车门,但是中国很多出口到俄罗斯的8米以上公交车只有一个车门,并且安全逃生窗口的尺寸也未达到要求。在检验的过程中还发现,出口到俄罗斯90%的公交车安全性能不合格。
祝景成举例称,公司一直在帮五洲龙做出口俄罗斯的认证,但是这个过程十分艰难,因此最后放弃了。
“俄罗斯市场是巨大的,到2010年,整个俄罗斯对于进口汽车的需求量将达到100万辆,中国商用车企业要进入俄罗斯,并不只是要求对方应该怎么做、要求市场应该怎么转变,而是要通过提升自身的技术、服务以及零部件供应水平来提升竞争力。”祝景成如是说。
海外建厂需等待时机
在出口俄罗斯越来越难的情况下,企业是否该走海外建厂的道路?
记者从商务部欧洲司俄罗斯处了解到,一直以来,中国汽车企业在俄罗斯建厂以及与当地企业的合资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申请基本都未得到批复,中国汽车企业走海外建厂之路尚需等待时机。
祝景成也告诉记者,俄罗斯的现实是:对于俄166号文件项下的工业组装项目,政府给予进口散件免税优惠政策。但如果没有获得工业组装的批准,则散件组装就要按整车完税。这样,加上在俄罗斯组装的费用,非工业组装项目下散件组装车成本将比整车进口成本高20%。如此看来,非工业组装项目下的组装汽车在俄罗斯根本没有市场。
祝景成介绍,2006年初,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曾主动邀请世界十大汽车集团协商在俄罗斯建厂事宜,遗憾的是没有邀请中国汽车企业参加。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中国汽车企业获得俄166号文件项下的工业组装批准书,换言之,现在所有中国汽车组装项目都不是俄批准的工业组装项目。“中国汽车企业投入俄罗斯组装厂的资金存在巨大的风险,说得严重一点,这是一条不归路。”
记者同时从宇通客车海外市场部朱远兵处了解到,宇通目前没有在俄罗斯建厂。原因在于,根据综合评估,目前宇通出口到俄罗斯的数量还不足以支撑其在俄罗斯建厂的花费;而且俄罗斯配套体系不健全,例如内饰产品的配套较少,因此需要进口才能满足这一部分的需求,加上俄罗斯本国的人工成本高、物价水平高,也是当前要克服的一些困难。
朱远兵告诉记者,出口俄罗斯,宇通目前采取的是两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建好配件中心库,做好宇通客车在俄罗斯的售后、维修服务。目前,宇通在俄罗斯设有专门的配件中转库,但随着销量的上升以及用户对于售后服务需求的增加,建立配件中心库成为迫切的需求。第二步,当宇通在俄罗斯的销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公司会考虑通过合资、CKD等方式来扩大销量。
链接:
俄罗斯成为我国商用车出口最大市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