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款车型超限 油耗限值为何“管不了”进口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 15:10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王刘芳

  随着油价屡创新高,汽车耗油量也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根据我国发布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从今年1月1日起,新认证的国产乘用车全部开始执行第二阶段限值标准,国产乘用车的耗油量将比2005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第一阶段限值标准减少10%左右,节油降耗也因此成了很多中国汽车企业的头等大事。出人意料的是,我国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对国外汽车生产企业却“网开一面”,进口车就算油耗超限,也可以在中国市场畅行无阻。

  多款进口车油耗超限

  在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二层的豪华车交易大厅,记者拿到一份08款路虎揽胜V8的推广资料,显示其百公里理论油耗为14.9升。而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这款自重2599公斤的汽车实际油耗应低于14.7升。一份排量3.6升的保时捷卡宴的介绍资料则显示,其百公里经济油耗为12.9升。经销商表示,这款车的实际油耗大概在14或15升左右。而依照我国的相关规定,这款自重2170公斤的汽车综合油耗不得超过13升。

  记者发现,不少进口车在宣传资料上标称的油耗虽未超限,但都是“理论油耗”、“官方油耗”或“经济油耗”,对更接近真实的综合油耗,绝大多数经销商都秘而不宣。在本月新华信国际咨询公司举办的汽车信息通气会上,来自上海博思汽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专家王宏直言,在我国市场上,很多进口高档SUV和MPV油耗超限。

  进口车“特权”遭质疑

  进口车的这一“特权”,使很多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感到不公平。北京一家汽车企业公关部负责人表示,自2004年《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出台后,很多国内汽车企业不得不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以使旗下的乘用车产品先后达到第一和第二阶段限值标准,避免退市命运。这部分成本最终要分摊到汽车售价中,对国产车的价格竞争力会造成影响。该负责人表示,以后国家很可能会继续出台第三、第四阶段的限值标准,国内汽车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也会继续增加。但进口车生产企业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负担,这样下去,国产车的成本优势会越来越小。

  油耗不达标的车型可以进口,王宏认为,“这在客观上会造成一些国外汽车巨头向中国输入油耗偏高的落后车型,增加我国的燃油消费负担和环保负担。”据透露,目前已有个别国际汽车巨头将其生产的车型分为三六九等,把技术先进、燃油经济性较好的车型优先输入欧美市场,而把油耗较高的车型拿到我国来销售。

  国外油耗超标准挨罚

  专家称,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类似的燃油消耗标准,这些标准无论是对进口车还是本国生产的汽车,都一视同仁。

  “今年年初,由于出口到美国的豪华汽车没达到该国的燃油效率标准,奔驰公司就曾被美国联邦政府课以3030万美元的罚款。宝马和保时捷公司去年也都曾因此被罚。”王宏表示,我国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不符合公平竞争原则,应尽早把进口车纳入到油耗限值管理范围之内。RJ042

  相关新闻

  海外车市提价未波及中国市场

  本报讯(记者涂露芳)本月,继丰田、日产北美市场汽车产品价格全面上调后,以小车见长的日本铃木汽车也宣布,全面上调在印度市场销售的汽车价格,最大涨幅为4%。记者昨天确认,目前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尚无调价计划。

  今年,次贷危机、原油价格突破130美元、钢价大幅攀升等因素,给全球汽车工业带来严峻挑战。即便是号称成本杀手的丰田也发布预警消息,称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将出现9年来的首度下降。不过,在竞争尤为激烈的中国车市,跨国车企仍不敢轻言涨价。丰田汽车中国事务所表示,很难简单把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转嫁到车辆价格中,但厂商自我消化成本上升的努力确实已经到达极限水平。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黄路明认为,虽然从整体看,中国车价仍略高于国际水平,但B级和B级以下车型价格已经与国际接轨。汽车厂商目前对涨价非常慎重,主要担心提价后市场份额流失。

(编辑:王禁)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