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企业抗震救灾总集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6日 08:27  经济观察报

  地震发生时,成都三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林辉正如往常一样在店里工作,突然间,地动山摇,他和同事的第一反应就是跑到停车场,尽力护住被地震波摇得四处晃荡的新车。当时,他们都不知道,公司里一位维修工的父亲已被埋在了几百公里外震塌的瓦砾下。

  一周之后,林辉代表公司参加由一汽-大众奥迪品牌携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启动的 “地震灾区儿童救助专项基金”募捐活动。以奥迪经销商身份站在募捐台前的他,已经不忍再去回忆灾难中那一幕幕惨烈的景象,但他仍然噙着泪,为在场的所有人讲述了地震发生后,自己在灾区当志愿者时所受到的震撼。

  当天,该基金共筹得善款1307.936万元,其中包括奥迪的启动资金300万元。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包括自主品牌、合资企业、跨国公司在内的汽车企业在第一时间行动了起来。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发稿时,已有78家汽车企业参与捐助,募集资金累计超过2.693亿元,捐赠救援汽车647辆。目前,这个数据仍在不断地滚动更新中。

  捐款!捐车!

  “捐款!捐车!”无需动员,不用召唤,在刚刚过去的两周时间里,这已经成为了车企们的一致做法。

  到目前为止,奇瑞的捐资总价值已经超过了2100万元;比亚迪在以公司名义捐赠1000万元现金后,其总裁王传福又带头个人捐资150万元,目前已再次募集到636万元;吉利也在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捐出1000万元,李书福个人另捐150万元;华晨汽车总捐资也超过了1000万元。

  这些仍处在发展关键阶段的自主品牌们,毫不吝啬、当机立断地为灾区送去了救助生命的及时雨。

  一些跨国公司及其在华合资企业也没有置身事外,很多企业在捐出了首笔善款后,又开始了第二轮的追加捐款。戴姆勒东北亚在灾后第二天捐出40万元后,又于5月15日携梅赛德斯-奔驰及其在华合资企业追加了460万元的捐助,捐款总额达500万元;一汽-大众在继5月14日向中国红十字总会捐款200万元之后,又于5月16日追加了由公司全体员工捐助的154万元。

  除捐款外,捐车也成了车企们最为务实的救灾举动。华晨金杯救护车、解放重卡等数十辆灾区最急需的车型,已经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区的救援现场。

  长城汽车则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向灾区捐赠了20辆SUV、皮卡作为救援工作车,5月13日一大早即出发赶往四川;江淮汽车也紧急集结了瑞风MPV和瑞鹰SUV等共计200辆救援车,捐赠用于抗灾一线,配合当地的物料运输及人员调配,并承诺只要是灾区有需求,一律及时供给。

  此外,陕汽、东风、柳汽等30余家汽车企业也均向灾区捐助了各类救援车辆。这些满含爱心、及时伸出的援手,为灾区人民带去了生的希望,有力支援了抗震救灾的大局。

  虽然爱心与善心无法用数字来度量,但是赈灾榜上不断刷新的企业及捐赠数额仍然震撼着每一颗善良的心灵,也宽慰着那些在灾难中等待救助的人们。

  联动效应

  车企们的赈灾行动不仅停留在企业本身,其庞大的经销商网络和零配件供应商等产业链体系也在发生着联动效应。

  在奥迪 “地震灾区儿童救助专项基金”的募捐活动中,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除自己投入300万元启动资金外,还很好地带动了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以及包括张曼玉、杨澜、马未都等人在内的“奥迪英杰汇”成员,其中,张曼玉捐款200万元。

  在继5月13日向中国红十字总会紧急捐款100万元人民币以后,广州本田又联合其全国各特约销售服务店及全体员工再次捐款,共筹得1103万元,是其独自捐款金额的11倍,而所有的救灾款项已于5月14日下午正式转交至广州市民政局。

  此外,广州本田还利用自己的物流系统为灾区运送水、物资和药品等救灾急需品。

  东南汽车在5月13日将其捐赠的10辆得利卡救护车紧急运往四川灾区后,也在其体系内发出爱心倡议书。目前,东南汽车已联合股东之一的台湾裕隆集团及东南汽车城汽车零配件厂商,为灾区募集了累计1200多万元的款物,其中现金近1100万元。

  截止到5月17日17时,华晨汽车也携旗下经销商累计捐赠现金、物资达1728万元,其中包括1133万元现金,金杯救护车20辆、金杯越野车40辆、自卸车3辆。

  “一个成熟的汽车企业在中国少说也有上百家经销商,如果每家经销商捐助10万元,其捐助总额也能有上千万,更何况与汽车企业密切关联的,除经销商外还有大量的供应商。”一位汽车评论员认为,联动产业链体系中的各方力量,比企业单靠自己捐助更有后劲。

  长效机制

  与灾难发生时的紧急救助相比,妥善安顿几十万灾民,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将是一个更为繁重的工程。因此,当汽车企业,尤其是自主品牌车企在救灾中争相挑起社会责任的担子时,更应该冷静思考,在慷慨解囊救人于危难之余,如何让这种救助更具有可持续性。

  “比亚迪每年都有社会公益活动的预算,地震发生后,我们立即向灾区捐助了救灾应急款。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建立一所救助孤儿的大型福利院。”比亚迪新闻发言人王建钧说。

  更多的跨国公司及其在华合资企业则是选择在规范的机制中,通过具有可持续性的可靠渠道来履行社会责任。

  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 “奥迪童梦圆项目”,多年来一直都在为缺失父母关爱的中国儿童提供经济及心理的救助,震灾发生后,项目迅速特设了“地震灾区儿童救助专项基金”,计划为向那些不幸的孩子们提供一个专门的、可持续的救助平台。

  而福特汽车也利用国际组织GlobalGiving的平台,在全球发起了专门针对四川地震的灾后救助募捐项目,且这一平台将长期开放。除了与其在华合资企业共同捐赠总额达50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和车辆外,目前,福特汽车的全球员工仍在通过上述平台自发捐款。

  之前曾被批为 “不懂社会责任”的自主品牌车企,在灾难凶猛袭来时,以实际行动为自己 “正名”。不过在度过劫波之后,这些企业仍需论证建立长效规范的社会责任履行机制,以更持续有效的方式来回报社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钱平凡认为,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比其他行业更为复杂,不仅要求企业有责任感,通过公益活动回报社会,更需要企业将属于专业领域范畴的节能、减排落到实处,设身处地为人们的安全着想,而且“关键在于坚持”。

  周洁 王秋凤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