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在全面本土化的进程上的脚步显然是迈在最前面的。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完全本土开发的产品新宝来和朗逸已经亮相,大众董事长文德恩博士亲自为它们揭幕,而这两款产品在今年6月份就将实现全面量产真正进军中国市场。
本土研发领先起步
在经过20多年的国产化后,大众发现,中国市场消费者对车型技术的要求并不像欧洲市场那么高,而是更看重车型的维护成本和价格等因素,这使南北大众萌生了本土研发车型的打算。2005年,大众推出了第一款本土化研发的车型帕萨特领驭,它由中方设计师担纲领衔。领驭的巨大成功让大众更加坚定地走上了“外方支持下自主研发”的开发模式。2006年,同在这一模式下开发的POLO劲情、劲取在中国市场推出。同一年,一汽大众也推出了本土改进的新宝来(现称宝来经典型)。
而上海大众在桑塔纳平台上打造的哪吒概念车则是大众完全本土开发的全新产品,其在2006年北京车展上的亮相引起广泛关注,这就成为今年朗逸的前身。同时,一汽大众也开始了新宝来(MODEL-X)的开发。今年4月,新宝来和朗逸在北京车展上受到广泛关注,大众董事长文德恩的态度表示出了大众集团对大众本土化战略的支持。在北京车展上,他亲自为全球首发的中国本土化产品新宝来、朗逸揭幕,并称这两款车是大众的“无敌组合”,必将会在中国的A级车市场取得重大成功。同时,他还宣布,未来3年来将再向中国市场投资24亿欧元,其中60%将用于新产品的研发。
国产化步骤加速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品牌,大众早在1984年就推出了中国第一辆由中外合资工厂生产的轿车———桑塔纳,这辆车也真正成为中国的国民车。而现在,大众的国产化率已经提到了83%,其中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达65%。与此同时,大众产品的国产化周期也正在变得越来越短。
2003年6月,大众中国启动了一个降低成本、加快国产化的步骤———建立中国中心实验室。它是大众汽车集团在海外的第三家产品认证机构,负责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以及大众汽车在中国供应商的零部件检验与技术认证,该实验室的投入使用对大众中国加快国产化进程和加大本土化采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使许多需要在德国完成的材料检验工作移至北京进行,从而大大简化并加快了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采用国产材料生产零部件的 认证流程。
- 应对
随着外资品牌新一轮的本土化进程,自主品牌企业传统的发展策略也开始出现了转变,在外资品牌的进军中全面突围。最为明显的一点是,以往一贯将经济型车作为立命之本的自主品牌企业,在开拓产品的时候开始将目光投向中高级车。
中高端切入轿车市场
一部分新进入轿车领域的自主品牌不再将经济型车市作为自己切入市场的首选,而是开始涉足以往被外资品牌全面控制的中高端市场。
在上月的北京车展上,广汽展出了三款自主品牌概念车,它们将作为广汽自主品牌车型的基础。广汽集团表示,目前集团已经投入68亿元建设了自主品牌轿车的研发和生产基地,而2010年推出的轿车产品将会定位于中高级车。在此之前,刚进入轿车领域的江淮汽车也是选择了中高级车宾悦作为其首款产品。
而一些自主品牌则通过强调自己的海外血统来打入中高级车市。名爵7系从去年3月下线以来,一直强调其作为英伦轿车的高品质和高性能,南汽对名爵的定位是“中国第一个自主国际汽车品牌”。与此相类似的做法是,青年汽车的第一款轿车产品竞速,也是着重强调其英国莲花血统,希望能够借此顺利地打入中高级车阵营。
经济型车企寻求突破
而另一些做经济型车起家的“老牌”自主品牌此时也已开始寻求突破。去年开始,吉利集团开始提出战略转型的计划。其中,技术提升与产品线扩充是吉利战略转型的两大支撑点。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吉利的竞争优势要实现由“低价优势”向“技术优势”的转变,同时在做好、做强经济型轿车的基础上,拓宽产品领域,向中高级轿车发力。
而与此同时,国内另一家主要自主品牌车企比亚迪的产品线也从F3、F6一路发展到F8。
本报记者 朱艳莹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