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州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也让全国人民空前地团结在了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国内的汽车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也做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昨天,汽车企业及汽车关联企业捐资已经超过2亿元,捐赠救援车辆640余辆。
在此次抗震救灾中,有人把汽车企业的捐助行为看作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的确,危难时伸援手,是每个企业、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而我个人认为,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很多汽车企业的表现已经超越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而是把抗震救灾当成了企业义不容辞的分内之事。
笔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在于两点,一是汽车企业对抗震救灾快速的反应速度,二是很多企业在灾难发生后采取的行动,确实超越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
就在13日,四川汶州地震的第二天一早,笔者致电几个汽车企业的公关部负责人,这些人士纷纷表示,在12日下午企业相关部门就已经制定好了捐资捐物的计划,正在等待企业领导批复。有两个厂家的公关部人士则表示,由于要等领导批示,所以可能要等一两天才能有结果。然而令笔者没想到的是,仅仅不到10 分钟,这两个企业的公关部人士便打来电话说:“领导已经在上班第一时间做出了批复,同意捐资方案,并表示,救援要紧,一切上报手续从简。”笔者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在笔者电话联系的7家汽车企业中,最晚在中午之前就做出了对赈灾捐款的行动。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有5家企业公关部负责人明确对笔者说:“这只是我们应尽的一点微薄之力,没必要进行报道,随后我们还会组织企业内部多方力量继续为灾区做应有的贡献。”后来,很多企业用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所说的话,到目前为止,汽车企业的捐赠仍在增长中。
14日,笔者见到了华晨汽车的相关人士。据她介绍,13日一早,华晨已经将20辆高配置救护车派往灾区。她说:“发车时,我们祁总是留着眼泪为这些车辆送行的。”后来,笔者见到了华晨总裁祁玉民,在问到此事时,祁玉民说:“地震灾区最需要的就是救护车辆,我提出的是‘赶制、赶路’,必须在20个小时内将特制的救护车赶制出来。我们派出了40名司机,加上两台服务车,配足补给,昼夜不停,抢时间赶往灾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但更得是及时的。”
除了汽车企业老总有这样的举措,笔者也收到了一些汽车企业发来的感人的邮件。某品牌企业在邮件中写道:“这种时刻,其实宣传品牌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品牌是不是可以形成一种背后的推动力量,引导更多的人投入到此次抗震救灾的行动中。”某汽车企业曾到四川映秀地区小学做过支教,该企业相关部门制作了一个哀悼地震中死去的小学生的网页,并在邮件中写道:“这是我们去年去支教过的同事们做的,他们很伤痛。这次灾难的发生,真的不是与我们无关。那个地方、那些孩子、那些老师、那所学校,就是去年九月才发生的事儿......”看了这些感人的话语,无人不会为之动容,笔者认为,仅仅以企业的社会责任来涵盖这些企业的感人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为灾区人民献爱心真的不在于捐赠数量的多少,只要能真心地尽自己的一份力,让人们真正地感受到“危难时伸援手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就足够了。(刘世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