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骏捷FRV开辟两厢精品车新纪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9日 09:25  新浪汽车

  回顾两厢车市场发展历史,从以富康(参数配置 图库)为代表的第一代“两厢车”遭受冷遇,到以QQ(参数配置 图库)为代表的第二代两厢车的“倾巢而出”,两厢车在中国市场发展可谓经历重重坎坷。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随着以骏捷(参数配置 图库)FRV为代表的第三代“精品”两厢车的推出,“精品”两厢车逐渐引领了车市发展的潮流,开辟了两厢车市场的新纪元。那么两厢车为什么能够从中国车市的“冷菜”变成“香饽饽”呢?

  第一代两厢车“新晋入市”遭“冷落”

  事实上,两厢车在欧洲及日韩很受青睐。早在20世纪90年代,两厢车就已经当仁不让的成为当时欧洲最受欢迎的车型,在德国,两厢车占到轿车市场70%的份额。而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却对以富康、夏利(参数配置 图库)、奥拓(参数配置 图库)为代表的两厢车完全不感冒。那么在欧洲市场能够占据主流的两厢车,为什么在中国市场反遭“冷遇”了呢?笔者认为,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上世纪90年代,国内轿车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国内市场多为三厢轿车,而两厢轿车只有富康、夏利、奥拓等三个“势单力薄”的品牌,加上受轿车必须是“长尾巴”的传统观念影响,两厢轿车并不为消费者所认可。所以,第一代两厢车在中国市场根本就没有成长的土壤。

  其次,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市场还只是公务车、商务车的天下,特别是以奥迪100、桑塔纳(参数配置 图库)为代表的三厢车,成为企业和机关单位领导最为普遍的座驾。由于“官本位”思想的作祟,普通消费者认为,有“官车”之称的三厢车是地位与权利的象征,而以富康、夏利为代表的两厢车则不为国人所接受。

  第二代两厢车“倾巢而出”却“难有作为”

  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加入WTO后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的逐步下调,汽车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已经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到2003年私人购车比例达到约60%。在私家车市场“井喷”的形势下,时尚、经济、灵巧的两厢车逐渐为国人所接受。

  此时,POLO、飞度(参数配置 图库)、206(参数配置 图库)等众多车型相继引入中国市场,也让国内消费者接触到了新一代的两厢车。这些车型在造型设计方面,与富康、夏利等第一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消费者对于两厢车安全性低、空间狭小、低档的感觉丝毫没有改变。两厢车“低质、低价”的印象,使得两厢车在良好的发展形势下,并没有成为中国车市的主流。

  骏捷FRV(参数配置 图库)引领车市新潮流

  随着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城市交通压力的加大,以及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经济、节能、高品质的精品两厢车逐渐成为汽车市场发展的新趋势。作为自主品牌首款精品两厢车,骏捷FRV以其“时尚、精品、舒适”的理念,引领了两厢车市场发展的新潮流。

  笔者了解到,骏捷FRV在技术、品质、生产工艺方面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整合全球先进资源为我所用,打造了骏捷FRV具备国际水准的“精品”两厢车。在高科技技术运用方面,骏捷FRV采用了国际先进的RAMSIS人机工程学分析软件,使得整车空间设计更加符合中国人特点及消费习惯。另外,骏捷FRV的尾气排放达到国IV标准,保证了整车的环保性能;在品质控制方面,骏捷FRV采用了宝马品质管理以及丰田精益生产等先进的品质管理模式,打造了骏捷FRV过硬的品质;在生产工艺方面,骏捷FRV工厂的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四大车间汇聚了世界顶级设备,堪称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

  综上所述,华晨汽车在骏捷FRV的技术、品质、生产工艺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这是骏捷FRV相比于以往两厢车重大的突破,同时也打造了其“时尚、精品、舒适”的标杆。骏捷FRV的“入市”,无疑将掀起第三代两厢车的“精品化”浪潮。

  两厢车市场的发展正是中国汽车市场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从公务车、商务车市场占据主流,私家车备受“冷落”;到私家车市场逐渐兴起,两厢车“倾巢而出”;再到私家车市场消费升级,两厢车精品化路线成为趋势。在当今,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纷纷抢滩两厢车市场的竞争环境下,以骏捷FRV为代表的具有高性价比、高品质的精品两厢车无疑最具竞争优势,并且将引领中国两厢车市场进入一个更高的新阶段。

(编辑:双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看完该新闻后,你对骏捷FRV的评价是:本车型更多口碑>>

不感兴趣

随便看看

有点兴趣

强烈关注

持币待购

我是车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