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资深汽车观察人士 栗源
看起来,现在自主品牌欣欣向荣,一片大好前程。尤其在北京车展上,各自主品牌动辄展出10数款新车,白花花一片,好不惹眼。
“绝不能看下面,更不能看里面,只能看外面(某自主品牌工作人员语)”的所谓概念车也不停在舞台中央旋转,目眩神迷之中,似乎已经将中国的自主品牌旋转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自主品牌真的如此强大了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相反,我认为现在的自主品牌进入了一个虚假繁荣的阶段,这让人担忧自主品牌的未来。
而造成这个虚假繁荣局面的责任者,看起来是各家国企,但事实上是中央政府。正是由于中央政府在此事上的不作为,导致今日令人担忧之局面。
谁在浪费资源重复投资
在北京车展上,几乎每家自主品牌都展出不少新车。先且不论这些自主品牌企业是否真正有研发实力同时推出10数新车,单推出这么多新车,即使买,恐怕也要花费不少钱。如果每家企业都把这些新车量产,投资当在数百亿元。他们在花谁的钱?为何能花这么多钱?
有人给出的答案是企业的市场行为,无论是谁都不能指责。但有微词,即被扣上阻止自主品牌发展乃至破坏市场经济的帽子。但我依然说,多数新车是在浪费资源,重复投资。
众所周知,自主品牌的主力部队依然是国有企业,吉利、长城不过配角而已。而中国的许多国有企业以及国企的领导者,有一套很奇怪的逻辑,这套逻辑变幻无穷,屡试不爽,且容我道来。
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时候,说自己是市场行为,谁都不能管,否则就是破坏市场经济。
在投资失败,艰难运作的时候,说自己是国有企业,政府、银行应该施以援手,以保国资。
许多国企的领导人,他们决定盲目投资的时候,总是用长久未来,长治久安作为托词,一副高瞻远瞩之模样。一旦任期将至,或有升迁机会,他们立即甩手走人,长治久安之责任就留给了继任者。巨大的投资,巨大的浪费,他们不需要负些许责任,照样升官发达。
多数继任者,上任之后,即改弦易辙,重起炉灶,实行新政,不如此,无法凸显其宏图伟略。
在这一来一去之间,没有谁对投资负责,更没有谁能够保持企业法战略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如果那些跨国公司,都如这般折腾,恐怕也没有今日。譬如丰田,一旦定下目标,几无更改,无论领导更替变迁,但总是朝着既有目标行进。数十年如一日,方成今日大业。
不妨望天打卦,北京车展上推出的这些自主品牌的车,如果企业领导更替,将有多数新车石沉大海,不知所终,而买这些车的钱也跟着浪费,再没有人提起。因为,所有人都在追捧新的领导,坚决执行新领导的新谋略。
在此处,我无意指责国企和国企领导人。我要强调的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体制所致。我还想追问,到底是谁需要自主品牌,现在的国有企业,真的对自主品牌需要如此迫切吗?
恐怕并非如此。
谁需要自主品牌
所有的企业领导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说,做自主品牌是出于发展的长远利益考量,绝不是为了取悦政府或者迎合民族情绪。
听上去,言辞恳切,所有做自主品牌都似深思熟虑。然而,我们要学会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我们在北京车展上看到,大量自主品牌的车不约而同,长得极为相似,甚至连体现一个企业研发实力的概念车都长得如孪生兄弟一般。由于市场经济原因,我们排除他们在参展前互相商量,拿出如此多的孪生车型来浪费展场资源,蹂躏观众眼睛的可能性。
如果是深思熟虑,如果是潜心努力,如果是不浮躁,如果是不虚假,如果是不迎合,那为何这么多车都如同孪生?难道真是自主英雄所见,如此略同吗?
在这里,我引用一位自主品牌的内部人士所言,自主品牌为意大利汽车设计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我恍然,原来如此。如此多自主品牌如孪生一般,根本原因恐怕在于意大利设计师被中国客户的时间、要求所迫,灵感丧失所至。
当然,我不否定各厂商对自主品牌的巨大热情。而且,我一直坚定认为,各企业也必须要发展自主品牌,这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
因为,高额的国外产品导入费用,让各家国企都心有不甘,但眼下无可奈何。一个全新的国外车型,在生命周期中,导入的费用以及各种支付给外方的费用高达10数亿元。与其将这10多亿元给跨国公司,不如拿出来自己做个品牌。同时,有相对强大的自主品牌握在手里,显然能够增强与外方谈判的筹码。目光再放长远些,一旦没有外方车型资源时,如果有自主品牌,依然能够保证企业的发展。
但我要问的是,目前一哄而上,浮躁短视的做法,是否能够真正让自主品牌强大起来?另外一个问题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中央政府是否扮演好了应该扮演的角色?
现行的国有体制决定,国企和他们的领导人不会真正为长久考虑。他们知道,自主品牌必须发展,但由于体制所限,他们缺乏发展战略,也缺乏长远计划,所以使得眼下的自主品牌看起来更如同应景之作。
为了国家创新能力、为了行业的强大甚至为了国家经济安全,中央政府应该有通盘的考虑,进行引导,建立自主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及发展的良好环境。譬如,是否应该采取措施引导各家企业在自主品牌发展战略上的长期稳定,而非朝三暮四。
但显然,目前中央政府在发展自主品牌方面,只有需求,并没有更多的引导和环境的营造。众所周知,上有所好,下必从之,中国一直有这样的古老传统,汽车企业亦不例外。中央政府清晰发出需要自主品牌的指令,但又不发挥政府之职责,付之于实践,各家国企自然纷纷迎合,一哄而上,在情理之中。
于是,我们看到了车展上,一次推出10数款自主研发新车的壮举。于是,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的虚假繁荣。于是,我的担忧就此而生。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