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博士、企业家,一次次角色变换丝毫没有改变徐留平干练、果断的做事风格。作为国内第四大国有汽车集团的掌门人,今年徐留平给长安集团提出了100万辆的销售目标,誓要冲进国内百万级汽车企业阵营,这位国有汽车集团少壮派领导的雄心和胆魄令人侧目。
在徐留平的带领下,今年一季度,长安集团以26.52%的增速,超过一汽、上汽、东风,成为增幅最快的国有汽车企业集团。针对长安集团近期发展规划等话题,徐留平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
自主品牌的技术不是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长安集团在今年4月向中级车市场投放了自主品牌轿车志翔,你觉得自主品牌的技术跟合资产品有什么差距?差距有多大?自主品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徐留平:走在前面的一些自主品牌的企业,从技术层面来说已经没有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的研发技术和思路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是很开放的全球化的思路。
汽车业的难点不仅是技术层面,我觉得汽车业难的是周期长,流行因素又多,需要四五年一个周期去印证一个新的产品是否成功,这就要考验设计者的经验,需要对汽车应用有一个深入的理解。重点不在于技术,而是企业的管理水平,那么多的零部件供应商要在一个平台上工作,协同是一个难点。
《第一财经日报》:长安集团有没有想通过收购国际知名的汽车品牌来迅速提升自主品牌的美誉度?比如类似上汽的发展思路。
徐留平:我认为品牌的树立要有一个过程,实际上一些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反响也不一定那么好。
《第一财经日报》:长安集团的海外战略进展得如何?
徐留平:我们非常重视海外战略,应该说是长安集团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对相关部门作了调整,目前国际公司一心一意做海外拓展,从文化、机制、管理系统和方法、人力资源、创新体系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全力推进。我们不太追求量的增长,过于追求量,后续服务跟不上,对品牌可能是个伤害。
目前确定8个重点区域,从分布来看,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也有美国,但不作为重点,因为在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产品竞争力更强。
年内目标100万辆
《第一财经日报》:长安今年的销售目标是多少?
徐留平:今年内部的计划是102万辆,从目前看,一季度销量是26万辆,我觉得实现全年目标不是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在轿车方面近几年有哪些产品计划?
徐留平:未来3年,长安将打造7个自主轿车平台、5个微车平台、3个发动机平台;推出36款自主品牌汽车,12款发动机;形成汽车3.3米~4.7米、发动机排量0.8L~2.3L的产品格局。
今年下半年我们有V101推出,排量可能是1.3L、1.5L。明年年底还会推出比奔奔更小的车型,同时我们还会有SUV车推出,我们的计划中还有C、D级车等更高级别的车。
《第一财经日报》:这么多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新车型即将投放,在渠道建设方面会不会有所改变?
徐留平:从公司目前渠道建设来看,原则是“三个基于”,一个基于就是基于战略,第二个就是基于客户,第三个就是基于竞争标杆。通过这三点来合理地调配,到底全系是放在一个渠道还是分开,现在还没定。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未来中国车市会不会趋缓?
徐留平:我基本的判断是中国汽车业增速可能会有一个调整。今年的汽车产业增长速度会有一个调整,但不会影响到整体的增长率,我觉得还会达到17%~18%。尽管受到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国经济环境变化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降影响,我认为中国整体经济是长期增长的,购车需求会增加。
混合动力需要政策支持
《第一财经日报》:长安混合动力车进展如何?
徐留平:去年我们已经具备了整个混合动力产业化的能力,今年将提供给奥运会20辆杰勋混合动力车。长安汽车对研发新能源技术方面非常重视,从整车发动机包括集成全部由我们来做,因为我觉得要真正掌握混合动力,从战略层面讲,必须是整车、发动机和集成全部做下来,才有技术的储备。
《第一财经日报》:发展混合动力车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徐留平:我觉得最大的难度是政策法规的扶持,我认为国家政策应该在税收方面给予支持,促进混合动力在中国的消费。
另外一个方面我觉得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因为毕竟油电混合动力车的电池问题是个难题。我们设想了一个更好的方式,就是针对组装起来的电池,建立电池提供站,提供标准电池,车可以在这里更换电池。当然这也需要庞大的基础设施来支持。
刘霞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