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造“心”强身健体
福田汽车毛利率较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发动机等汽车核心零部件的资源掌控上一直没有较大的进展,基本上依靠组装的方式生产,产品价值链不完整。
不管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制造企业,发动机都是制约其发展规模和水平的瓶颈。因此国内商用车企业都在提高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的自给能力。以重卡生产商中国重汽(000951)为例,2008年重汽的销售目标是12.5万辆,而其杭州、济南两条发动机生产线的产能已经达到年产20万台。
福田汽车年销量超过40万台,但其奥铃发动机事业部的产能只有年产10万台。因此,解决汽车“心脏”问题,是福田汽车实现“既增收又增利”目标的关键步骤。
不过,随着福田与康明斯合资发动机公司的建立,上述局面将大大改观。2008年3月26日,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企业由福田公司和康明斯公司按50:50的对等比例投资组建,总投资额超过27亿元,项目建设规模为40万台,匹配福田的整车产量。发动机合资公司主要产品为康明斯最新一代2.8升与3.8升直列四缸高压直喷式轻型柴油机,具有高起点、高性能和低排放等特点,适用于轻卡、皮卡、SUV、MPV多功能车、小型工程机械、非公路设备和电力系统等领域。
张夕勇告诉记者:“即将投产的2.8升和3.8升两款机型都是从未在包括美国本土在内的任何地方投产过的真正意义上的全新产品,是康明斯投入巨资打造的面向欧美等国际市场以及满足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中高端市场而开发的高性能轻型柴油机,能够满足欧Ⅳ及以上排放标准。”
与此同时,除了发动机之外,变速箱、车桥这些动力总成等其他附加值较高的汽车零部件,也纳入了福田汽车的规划和组织实施计划。
可以看出,在规模上不断扩大的同时,福田汽车在不断弥补着自己的短板,福田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商用车50年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伴随着全球汽车制造业向中国平移的潮流,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在产销量上超过奔驰、福特、通用、丰田等国际汽车巨头。但规模毕竟不能代替利润,只有当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在研发投入上超过国际巨头时,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才能真正站立在世界之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