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协委员胡里清: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时机成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9日 09:36  人民政协报

  (王菡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850万辆,保有量达到3000多万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二大汽车市场。与此同时,汽车燃油消耗也达到8000万吨,约占我国石油总需求量的1/4。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发展新能源汽车已迫在眉睫。能源专家、全国政协委员胡里清则把目光锁在了氢能上,“用氢能作为汽车的燃料无疑是最佳选择。”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是实现氢能应用的重要途径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来源广泛,既可以来源于化石能源的工业副产氢,还可通过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不能稳定供电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也能从煤气、天然气、生物细菌分解农作物秸秆和有机废水中得到,更重要的是可再生和重复利用。而在氢能利用方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是实现氢能应用的重要途径。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世界上公认的零排放、低噪音清洁汽车的终极技术方案,是汽车工业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从使用成本上来看,氢燃料电池车的运行成本不足内燃机(汽油)车的一半。传统轿车每行驶100公里需消耗约8~10升汽油,按照93号汽油每升5.19元计算,百公里花费大约50元;氢能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轿车100公里消耗1.03公斤氢气,按每公斤15元计算,只需要花费大约15元。

  “使用氢能还不必担心它的来源问题,我国的氢能充足。以上海为例,上海宝钢、上海焦化厂、吴烃化工厂、煤化工、氯碱厂等公司的工业副产氢每年就能满足10万辆以上的燃料电池车使用,而全国的炼焦工业副产氢每年可供4000多万辆以上的燃料电池汽车使用。在煤层气中也含有大量的氢。同时,在制氢技术方面,我国的技术也居世界领先水平。”胡里清告诉记者。

  此外,氢气的纯化和加注技术也日趋成熟。目前,上海在嘉定区安亭镇建成了第一个自主研发的利用工业副产氢的加氢站,在北京则有两家加氢站。

  我国发展燃料电池的时机已成熟

  10年前,胡里清已在加拿大取得电力和动力工程博士学位并在全球最大的燃料电池制造公司——巴拉德公司进行了8年的研究工作。一次偶然的回国访问改变了他此后的人生。胡里清当时看到国内到处充斥着污染,燃料电池技术无疑对中国市场显得更为重要,胡里清于是放弃了在国外的优越条件,回国创办上海神力有限科技公司,承担了国家“十五”“863电动车重大专项”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及国家“十一五”“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中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准备。

  “当时做氢能的开发,很多人都不理解,那时这个项目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我是在一片质疑声中开始我的创业之路的。回过头来看看我走过的路,我很庆幸在十年前我回国了,使我国的氢能利用并未落后于发达国家,要是现在才回来,可什么都晚了。”虽然回国使他失去了很多,但胡里清并不后悔。

  作为国内同行业的佼佼者,至今,神力科技公司已为同济大学燃料电池轿车提供了四代20余台燃料电池发动机,为清华大学燃料电池大客车提供了三代近10台燃料电池发动机。10辆“超越三号”燃料电池轿车至今已累计稳定运行4万多公里,其中有1台单车运行近2万公里,1台燃料电池发动机已通过了10万公里强化模拟震动试验,另有1台“超越三号”正在进行10万公里强化模拟转毂试验,所有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稳定。在2008奥运会上,神力将要为奥运会配套5辆大巴、十几辆轿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而胡里清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了175项专利,已获授权的有49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吴雪林)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客车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