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消费“盲区”:安全和环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02:30  新闻晨报

  安全:正确看待C-NCAP

  汽车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汽车消费的关注热点,各大汽车公司也在努力地使自己的产品更加安全。客观上,C-NCAP在引导汽车厂家和消费者关注汽车安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所公布的车型安全数据,在某些方面来说,可以被消费者用于购车的安全参考因素。

  C-NCAP每测验完一款车型,都会公布其按星级评定的测验结果,以直观的方式体现车辆的安全性能。但是,国内的消费者往往被汽车厂商误导,在不了解碰撞实验的情况下,单纯地看C-NCAP的星级鉴定结果来断定某款车型是不是安全的,其实这种方法是片面的。

  C-NCAP的碰撞实验主要分“正面碰撞”、“正面偏置碰撞”和“侧面碰撞”三种实验模型,各种实验模型的成绩在总评分里占有一定的比例。在统计碰撞结果的同时,C-NCAP还考虑到车内安全配置,在总评分里对其给予一定的加分。所以C-NCAP碰撞最后的星级结果是一个综合的评定,其只是反映在现有的“评分规则”中此款车型的安全表现。换句话来说,如果某款车型的指标适合当前C-NCAP的“评分规则”,那么此款车将会得到相对高分,反之就会使得分相对较低。

  并且,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基本性能和被动安全。前者包括汽车照明、转向制动、车轮轮胎等;而C-NCAP所测试的,只是以车内人员保护为主的被动安全系统。因此,即使某车型获得五星测试成绩,也不能说明该车型绝对安全。所以,消费者看待C-NCAP碰撞结果时,不要单单看其星级评定,更多地要看其各项碰撞实验的分数,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客观地反映此款车的安全表现。

  车内污染:潜在的危险

  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座椅、棚顶等处用的胶水、纺织品、塑料配件等装饰材料挥发出来的有毒气体,包括甲醛、苯等。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苯不仅能够引发头晕、恶心、咳喘等不适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白血病。特别对于儿童和孕妇,危害更大。然而此前高达60%以上的被测新车车内空气甲醛含量超过室内甲醛国际限量值,60%以上的被测新车车内空气中苯含量超标。

  车内污染危害如此严重,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呢?今年3月1日,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有关科研机构制定的《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正式实施,可以说是为消费者鉴定车内污染提供了一把尺子。相信这个标准一旦出台,按照目前国内生产汽车的车内装配质量,将会有一大批新车受到影响。

  此外,日常正确的用车习惯也可以减轻车内污染对消费者造成的危害。比如切忌在密闭的车内休息。如确需休息,时间不能过长,并且要打开车窗或开启外循环通风设施,保证让新鲜空气进入。同样,在封闭车窗情况下长时间行车也是应避免的。因为车内空气污浊会影响大脑的应急反应能力,在行车途中应不时地打开车窗通风。

  此外,消费者还应特别注意的是,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添加车内装饰。因为装饰越豪华越容易造成污染,千万不要为了得到经销商送出的装饰品优惠,就把一些相当于污染源的劣质装饰件引进车内。并且,尽量不要使用阻燃剂、黏合剂和防腐剂等化学制品。

  车辆减排:利人利己

  对于车辆的排放是否环保,很多消费者认为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毕竟此问题更多的是社会在关注。在某种意义上看,此观点不假,汽车的排放的确应该让社会去关注。但是,很多消费者不清楚,自己爱车的排放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利益。

  很多消费者都知道在遇到堵车时会把车窗关上,以避免车外废气进入车内。但是,经过国外机构检测,汽车发动机在运转时产生的废气会少量地扩散到驾驶室中来。当然,这种废气扩散量很少,并且与车型、车龄有关,但是此种情况对车内人员长久的影响是很大的。此机构后来得出结论说,一般情况下,在密闭的车内开车10个小时,车内人员受到的本车废气污染约等于直接呼吸车外尾气一分钟。

  所以说,车辆的排放污染可是说是对车主消费者本身的利益是很大相关的。目前国内不断地调高汽车排放准入标准,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保护了车主自己的利益。现在各大汽车厂商已经十分关注汽车的排放环保问题,不断地改进车辆的发动机,使其燃料燃烧更充分,并且将产品方向向小排量领域倾斜,同时不断地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些举措可以说都是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而作为消费者,则应该遵守有关规定,购买符合环保要求的车辆,同时尽可能地选购小排量车型及相对环保车型,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自己的利益。

    □姜山

(编辑:童童)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市行情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