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企业间要竞争 更要竞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8日 10:59  经济观察报

  同中国很多行业一样,中国汽车企业间也是竞争多、合作少。

  说到企业间合作,并不一定是要并购、重组,相反在技术、配套、研发、海外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更值得鼓励。

  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今天,即便是通用、丰田这样的汽车巨人也不能单纯靠自己力量存活。事实上,在6+3俱乐部中的大型汽车集团,也存在着多方复杂的合作关系。甚至像宝马、奔驰这样的直接对手,也宣布技术合作,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

  中国汽车企业之间同样需要合作,特别是在开拓海外市场、基础技术研究以及主要零部件配套采购等方面更应如此。

  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相反,在很多海外市场开发上,我们的企业之间非但没有合作,还互相拆台、打价格战。在俄罗斯,记者就亲耳听到两家民族车企的销售负责人互相攻击产品性能,也亲眼看到两家企业在当地的价格战。最终的结果是,俄罗斯人否定了中国车的整体形象,在安全碰撞、投资建厂上频频设卡。

  同样,在车型设计上,几大自主品牌都一窝蜂地去找那几家意大利设计公司,直接导致了设计价格的上涨。而零部件采购上更是如此,当有一家企业发现巴西的某款发动机还算不错后,就会有一群国内车企找到这家发动机厂。急切、盲目、各自为政的心情,让中国汽车失去了整体议价的能力。

  反观日本,三大汽车企业经营思路、产品特征都非常接近。但是,日本汽车企业在进入新市场时,相互提携、共同进退是有名的。

  记者曾就此事询问过奇瑞(参数配置 图库)、长城等多家车企的负责人,答案都是赞同合作的,但又都强调合作很难很复杂。

  问题的结症究竟在哪?难道是企业经营压力过大、不得不注重短期利益,把竞争放在第一位吗!相反,我认为,这恰是中国汽车竞争不激烈、企业普遍缺乏野心和远见的结果。

  在如今汽车市场还尚未充分竞争的阶段,小作坊式的汽车工厂还能存活的情况下,企业间的确也不需要很多的合作。或者说,他们没有必须要合作的动力。于是,中国汽车散、乱、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格局一直存在。

  道理简单,改正很难。这其中,有关部门、行业协会、核心企业应该多下工夫,起到带头作用。(张耀东)

(编辑:石宇)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