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跃,周树远
2月25日,中航科工(2357.HK)旗下东安动力(600178.SH)网站上出现了一则公告,由这则公告开始,引发了车界重组的一场新三角关系迷局。
该公告称:中航科工计划以其持有的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东安动力)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股权作为出资,哈飞汽车则拟以其部分汽车业务资产作为出资,加入到新“东哈项目”中。
自去年10月份东风与哈飞草签协议以来,东哈联手,PSA出局,似乎已成定局。但一段时期以来,急赴中国的PSA(标致雪铁龙)新总裁斯特雷夫,和半路杀出的东安动力都令事态动乱不已。
到底是各方在合作中寻找平衡,还是他们迷惑业界的障眼法?围绕新三角关系,《中国经营报》一场暗线追踪开始。
快意东哈
当“大飞机”撞上“大汽车”,中航科工做了一个更加彻底的选择:“弃汽车,保飞机”。
“为集中精力于‘大飞机’业务,中航科工将主要的汽车资产剥离出来,交由东风重组。”对于中航科工的加入,东安动力董事会岳小姐告诉记者,三方合资后,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至于此次合资项目所涉及的出资方、合资方式、资产评估、股权分配等,目前还没有最后确定,“这些细节内容协商一致后,三方将正式签署合资协议。”
中航科工是中航二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旗下主要有东安动力、哈飞汽车和昌河股份(600372.SH)等三块汽车资产。据了解,东安动力公告中提到的“中航科工持有的东安动力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股权”为27499.7万股,占东安动力总股本的58.77%;哈飞汽车的部分汽车业务资产则是指哈飞在哈尔滨的资产。
实际上,东安动力的加入并不奇怪。东风一位高层表示,在此前的合资谈判中,东风对单纯与哈飞汽车资产合资并不满意。在随后的磋商中它提出了希望得到东安动力。这不仅因为东安动力是中航科工旗下最赚钱的汽车资产,还因为它在发动机制造方面具有核心优势地位。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东安动力主营业务收入为180186万元,净利润达8900万元。
东风汽车公司发言人胡信东明确表示,此次整合,东风的目的是要加强自主品牌,不久后东风汽车也会发布关于合资项目的正式公告。“新的合资框架,将有利于完善东风的产品结构。东安动力强大的发动机生产实力能使东风的自主品牌项目大受裨益;哈飞位于哈尔滨、威海的生产基地,则将使东风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认为,东风应该是本次重组案中的最大赢家。
此时,站在一旁的PSA,格外落寞。
娱乐现场
漏洞百出的PSA,完全失掉了法国贵族应有的水准。仅仅是一次意外,还是PSA在中国乱了阵脚?
农历春节刚一过,PSA总裁斯特雷夫就匆匆来到中国,与东风高层会面。与以往礼节性拜访不同的是,此次随行的,还有两位分管集团规划和财务的集团副总裁。
2月20日,斯特雷夫第一站:北京,出席307两厢上市发布会。然而,这次新车上市活动却成了业界的“娱乐现场”。
短短几分种内,新车上市价格玩了把三级跳:从9.98万元到10.58万元再到10.98万元。发布会投影上的“东风标致”写成了“东风标志”;“制订”变成了“指定”;“吸引力”变成“心引力”;“两厢车”变成了“两相车”。会场混乱不已。漏洞百出的PSA,完全失掉了法国贵族应有的水准。
2月21日,斯特雷夫第二站即到武汉。除与湖北省市领导进行的礼节性会晤,与东风商谈进一步加强合作事宜外,其他活动安排一直秘密进行。据记者了解,斯特雷夫曾召开了一个“关于中国市场战略”的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没有一位中方高层参加。业界认为,PSA在东哈合资项目上基本已经无能为力。
实际上,早在2004年与哈飞初期接触时,PSA就对哈飞产生了好感。终于在2007年4月,PSA如愿以偿的确定了“与哈飞合资生产商用车、在华建立采购中心和设计中心”的关系。此后,PSA梦想着与哈飞牵手,让PSA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扩大到8%。
斯特雷夫于2007年5月发布了名为“Cap2010”的远景规划,期望到2015年雪铁龙及标致品牌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年销量达到100万辆。然而,2007年,PSA在华16年的合资项目神龙公司的年销量仅有20余万辆,同比增幅微小。
在此情况下,与哈飞的新商用车合资项目就显得更为重要。“这(与哈飞的新项目)将使集团在中国南方拥有第三个生产基地。同时,中国事务部将成立研发及设计中心,加强在当地的采购份额。”斯特雷夫在“Cap2010”规划中如此形容与哈飞项目的战略意义。
然而,就在PSA与哈飞新项目的可行性调研还没完成之时,斜刺里杀出的东风,在2007年10月又与哈飞草签另一项合资协议,此时PSA的尴尬不言自喻。
其实这一切并不意外。“十一五”期间,为促进汽车产业升级,国家政策鼓励对国内汽车企业的重组并购,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自主品牌制造能力的大集团。本世纪初,国资委制定了“以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为战略据点,以长安、上汽和东风为核心全面整合长江流域的大中型国有汽车企业”的“长江战略”,东风与哈飞的结合就是国家“大汽车”战略的一部分。
2007年12月26日,上汽在发改委主导下已经正式完成对南汽的收购。“下一个就是东风,”陈光祖说。
对此,PSA某高层只能无奈地说:“法国人的思想就是太简单了。”但说这句话时,PSA与哈飞的合资项目已经受阻。
PSA落寞
PSA也在改变,要想更好地在中国发展,某些个性可能应该舍弃才行。
事实上,PSA与哈飞的项目,并没有因为斯特雷夫的到来而有所进展。
“目前PSA与哈飞的沟通依旧在进行,东风与哈飞乃至与其他合资方的合作,不会对PSA与哈飞的项目产生任何影响。”PSA(中国)新闻发言人金红在记者追问下只能表示,“最终的合资时间依旧无法预计。”
而哈飞汽车党委宣传部部长张抗洪则明确告诉记者,此前由PSA与哈飞双方十多位人员共同组成的调研小组已经撤离汉威大厦(PSA中国北京办事处),针对双方合资项目的14个工业项目的可行性调研等前期工作已经全部结束。
“PSA在中国的合资项目,颇有点一相情愿的‘固执’。”知名汽车评论员贾新光如是说。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10年前广州标致败走广州,由于标致自始至终不愿意在中国建立本土配套体系,也不注重新车型的导入,致使合资项目失败,也使得PSA在中国政府心目中的印象大打折扣。
至于随后的神龙项目,在车型导入上,在国内大多数合资公司都加快新车型在中国“同步导入”的时候,PSA依旧显得置后。一个明显的例子,对于促进其全球销量的新上市车型标致207和雪铁龙C4车型,PSA一直没有导入国内。
“神龙项目并没有做好,新的商用车项目会更困难。”中信证券汽车分析师李春波分析,商用车项目在国内本身就很难做大,加之PSA商用车板块并不具备特别的竞争优势,双方的商用车合资项目前景并不被看好。“一旦哈飞在哈尔滨工厂的主营业务被抽出,即便是PSA与哈飞合资成功,单纯的依托深圳工厂,也会使PSA与哈飞合资的意义大打折扣。”
按照1月份公布的计划,PSA已经向雪铁龙品牌有针对性的投放了新爱丽舍、雪铁龙C4、雪铁龙C5三个新车型,除已经上市的标致307两厢外,还有东风标致一直期待的标致207。中国行期间斯特雷夫表示:“PSA集团调整了在中国的组织机构,创建了中国事务部,由神龙公司副总经理担任事务部负责人,其目的就是让PSA集团更贴近中国、更贴近神龙公司,使PSA集团‘在中国更中国化’。”在会见湖北省省长李鸿忠时他也承诺,PSA将在中国事务部重点发展拥有市场与产品规划、技术、采购、质量几方面的本土力量,不久还将发展造型和研发方面的能力。
PSA在改变,要想更好的在中国发展,某些个性可能应该舍弃才行。
相关链接
“东哈恋”始末
2007年6月29日,PSA与哈飞在北京签署了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可行性理解备忘录,计划成立各持股50%的合资公司,依托哈飞生产基地生产及销售10座以下商务车。
2007年10月,东风与哈飞草签了关于双方合资重组的协议, PSA与哈飞项目进程受阻。
2008年1月,由PSA与哈飞双方十多位人员共同组成的调研小组已经撤离汉威大厦(PSA中国北京办事处),针对双方合资项目的14个工业项目的可行性调研等前期工作全部结束。
2008年2月20,PSA全球新总裁斯特雷夫赴华,与东风公司商讨合作事宜。斯特雷夫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促成 PSA与哈飞的合资。
2008年2月25日,东安动力发布公告,正式确定东风、哈飞、东安动力三方共同出资的合作框架。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