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汽车进军俄罗斯经历了快速增长下的"跌宕起伏"。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近期发布"2007年我国汽车出口年报",对俄罗斯市场明确指出了"增长十分突出,已经成为众矢之的"的定性。
数据显示,俄罗斯已经连续第二年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去年我国汽车向俄罗斯出口金额14.77亿美元,出口数量10.77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322.1%和183.0%。
但是去年9月以来,由于俄罗斯政府拒绝行使项目审批权,进入俄罗斯的中国汽车厂商目前只能看着丰田、大众、标致雪铁龙、三菱等海外厂商陆续公布他们在俄罗斯的设厂计划。按照计划,16家通过俄罗斯政府审批、享受工业优惠政策的国外汽车企业将在2010年陆续在俄推出新车,这些项目的年总产能将达100万辆。
对于中俄汽车贸易摩擦存在的种种分歧,本报经过多次交涉后,于2月18日独家采访到了俄罗斯联邦驻华高级参赞叶夫西柯夫,第一次系统地听到了俄罗斯政府对此系列事件的解释,和相关法规制定的最新进展。
中国企业不愿意在俄直接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目前俄罗斯政府是否已经停止了对外国汽车厂商在俄罗斯建厂的审批?为什么中国企业要求建厂的项目没有通过审批?
叶夫西柯夫(以下简称"叶"):按照俄罗斯法律的规定,在俄罗斯组织汽车生产和发布新型汽车必须符合<机械运输工具和挂车认证系统的认证规定>,并登记运输工具认证证书。这种要求对于俄罗斯厂家和外国厂家都是一视同仁的。
对于非1958年日内瓦协议成员国,其中也包括中国,只有在俄罗斯试验中心完成认证所需的全部正式试验后,才能颁发认证证书。
据我所知,去年主管工业政策问题的俄罗斯能源部收到了一些俄罗斯企业提交的关于中国汽车在俄"工业化组装"的申请共有8个,其中6个项目没有通过质量认证,一个项目(新西伯利亚汽车厂)在取得认证前项目申请就过期了,还有一个项目(乌拉尔汽车厂)汽车认证到2007年底到期。所有认证都是环保欧2标准,没有达到俄罗斯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欧3环保标准的要求。
而且这8个申请企业中有两个是合资企业,其他的都是俄罗斯企业,也就是说除长城之外,没有中国企业愿意直接投资组装。我认为任何一个企业想要进入一个市场就应该符合这个市场的法律规定,其他国家的企业(日美欧)愿意符合俄罗斯法律的规定,但是中国的厂家却不愿意履行必须的手续。所以我有一种感觉:部分中国企业不断宣传在俄罗斯组装汽车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在上市公司的信誉,或者更容易地从银行获得贷款。
<21世纪>: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汽车企业短期内将没有机会在俄罗斯建立汽车组装厂?
叶:俄罗斯从2007年11月10日已经截止了签订新的"工业化组装"项目。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不能在俄罗斯组装,只是意味着今后的组装企业将无法获得补充优惠政策。
至于新的一年规范进口秩序,我们了解到今年夏天将对汽车认证体系进行修改。修改后将要排除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非1958年日内瓦协议国家生产的汽车按最低要求通过认证的可能性。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中国汽车,尤其是载货车和公交车是按小批量(150辆以内)进口的,只是经过了简单的认证过程。今后中国汽车必须经过全部完整的认证试验。而且对于每一个品牌、一个型号、一个规格的汽车只发放一次小批量的认证。
中国汽车唯一的优势就是价格低
<21世纪>:2007年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的数量呈现大幅增长,你如何看待这种增长?
叶:去年俄罗斯本土汽车消费的增长超过30%,由于国内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俄罗斯从世界各国进口的汽车都在增长,包括中国。现在世界上大型的汽车企业在俄罗斯建立的工厂到2010年基本上能够投入运营。我们希望到2010年,俄罗斯市场的国内生产和消费,以及价格增长能够稳定下来。
<21世纪>:中国汽车给俄罗斯市场带来了什么,它的积极意义在哪里,与此同时,它的问题在哪里?
叶:总体来讲,中国汽车唯一的优点是价格低。因为,在俄罗斯销售的中国汽车与其他国家的汽车相比,质量不算好,而且维修很麻烦。在远离首都的城市,一般需要等待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得到需要的零部件。
中国的厂家在俄罗斯有很多代理销售公司,因为利润的驱使,有不少的俄罗斯厂家(经销商)愿意销售中国汽车,而日本企业仅在俄罗斯选择2-3个代理销售公司,并且建立很多维修站。不仅如此,中国的汽车厂家在俄罗斯的宣传很少,这种宣传不应该仅仅是代理公司做。
<21世纪>:这样会导致怎样的后果?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存在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叶:大量向我国提供这些没有经过时间验证的汽车产品,有可能导致消极的后果,人们有可能像对待中国羽绒服、旅游鞋和其他一些劣质产品一样来看待汽车,那些产品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通过"民间贸易"方式大量进入俄罗斯。其后果是,俄罗斯人形成了一种深刻的看法,中国货"价格低、质量差"。要扭转这种看法,需要时间和相当大的努力。
我想提醒您注意,去年年底生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条款,现在存在缺陷的汽车在售出15天之内允许退回。如果在一年内汽车售后维修累计超过30昼夜,则它也可以退回或要求更换。保修期间,一次维修时间不允许超过45昼夜。
我认为问题的根源是对俄罗斯今天的现实情况缺少足够的了解,首先是法律知识和市场的需求。可以说,目前中国方面整体上对此认识不足。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中国汽车要符合俄罗斯国家关于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中国汽车价格优势正在削弱
<21世纪>:如今,欧、美、日很多汽车企业纷纷宣布了在俄罗斯建厂的计划,在未来的竞争中,中国汽车的优势正在减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叶:我觉得中国汽车的价格优势在不断减少,现在法国和韩国汽车企业开始生产价格不高的汽车。去年占据我国汽车消费四分之一的伏尔加厂将其20%的股份出售给法日产-雷诺集团,双方正在制订战略计划,生产性价比更高的汽车,伏尔加汽车厂不仅价格低,维修容易,维修网络非常大。另外,印度汽车也有意向在俄罗斯出口汽车,印度汽车的价格是世界上最低的,这对中国汽车也是一个挑战。
<21世纪>:中国的汽车企业,特别是那些非常想在俄罗斯发展的企业,他们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叶:在俄罗斯,部分中国企业出售的是刚刚上市的新车,这实际上把俄罗斯作为"试验地"。并且给10多个代理公司小批量的销售,没有什么保证和售后服务,宣传工作基本没有。如果中国企业真的想在俄罗斯发展壮大,应该借鉴丰田的经营经验:首先选一个在国内经营了很多年的车型,比如凯美瑞,进行大量的宣传,然后在俄罗斯国内寻找一个战略合作代理公司,进行销售。俄罗斯有句俗话,大概的意思就是你跑得很快就会跑坏你的裤子。我的建议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中国商用车在俄有广阔前景
<21世纪>: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出路和希望在哪里?
叶:中国的商用汽车,包括载货车,在俄罗斯市场有广阔的前景。2007年我国载货车的数量是33万辆。目前俄罗斯国内市场对于进口载货车的需求更加高涨。今后几年,俄罗斯对于商用车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因为我国正在进行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俄罗斯欢迎中国伙伴进入俄罗斯商务车市场。而且我们也很了解,中国制造的载货车质量很好,价格较低,在俄罗斯市场具有竞争能力。中国独立研发载货车的历史,要比独立研发轿车的历史长得多。
<21世纪>:能否描述一下俄罗斯汽车工业未来的前景?
叶:2006年在俄罗斯市场上外国品牌汽车的销量首次超过国产汽车,2007年市场持续增长,大众和丰田的工厂已经开始生产。紧随其后的是通用、日产、菲亚特。此外,标致、现代、铃木、三菱都已决定在俄建厂,俄罗斯企业终于步入了富有成果的和稳定的发展阶段。
目前俄罗斯最畅销的外国汽车品牌是雪佛兰、福特、现代、丰田、日产。中国汽车中最畅销的是"奇瑞"(排名第13位)和"长城"(排名第28位)。2007年俄罗斯总共销售了278.2万辆汽车,销售额为534亿美元。汽车销售平均价格由2006年的16550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19200美元。俄罗斯市场的霸主依然是伏尔加公司,占24.4%的市场份额,外国汽车是雪佛兰(包括与伏尔加公司合资生产的汽车),占6.8%。
2008年新车市场将继续增长,预计年增长约40%。专家预测,俄罗斯市场已经趋于稳定,不会出现2006年和2007年的高速增长。
<21世纪>:2008年,随着俄罗斯加入WTO步伐的加快,这会对俄罗斯汽车工业以及在俄罗斯发展的外国汽车厂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叶:目前俄罗斯入世谈判事实上已经结束,中国始终一贯地支持俄罗斯成为WTO的成员,并且是第一批与俄罗斯签署相应协议的国家。未来,作为WTO成员,俄罗斯的汽车市场毫无疑问地要进一步自由化,其中包括降低整车和零部件的进口关税。但是,我不认为,这会削弱对进口汽车质量的监控,相反,它将变得更加严格。本报记者 何芳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