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底,上海通用公布了自己的绿色战略,内容既有推出混合动力等“绿色车型”,也有打造“绿色体系”,承担“绿色责任”。
给自己穿上绿色外衣,上海通用不是第一家,也绝不会是最后一家。在能源紧张、污染严重的今天,作为始作俑者的汽车工业需要面对的环保和节能问题,不再是选答题,也是必修课。
于是,为了噱头,更为了长远生存,汽车企业在2008年将会争先恐后地发布自己的绿色解决方案。用不了多久,绿色就不再是拿出来“秀”的宣传工具,而将是一记记抽在汽车企业身上的鞭子。
在这条鞭子之下,传统汽车产业的格局将会被重组,一批动作迟缓的大小企业将沉沦下去,而更多一批头脑灵活的企业将有机会异军突起。
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技术进步这只温柔小手的作用下,任何阻挡和漠视都是无力的。就像当年内燃机淘汰蒸汽机一样。关键在于,谁被淘汰,谁能生存。
在世界范围内,丰田、通用、戴姆勒抢得了先机,大众、PSA等正大步赶上。但是,可以大胆预计,不出5年,大集团们的格局将可能会因此发生重大改变。丰田、通用凭借新能源技术,摆脱了技术矮子的形象,终于可以在发明汽车的欧洲人面前直起腰杆。而通用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十几年前就已开始的大笔投入和技术赌注。
同样,中国的很多汽车企业也希望借助技术升级,赢得跨越的机会。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奇瑞等想借此进入国际主流企业的行列还有难度。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属于自己的新能源技术。让世界对中国汽车有兴趣的,仍然还是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成本优势,而不是技术。
即便在国内市场,短期之内,大集团们比拼的还是下属合资企业的业绩。自主品牌、自主新能源汽车的力量还暂时不具备改变格局的能力。在这一轮技术跃进中,中国汽车还没能完全抓住跨越的机会。(张耀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