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节油任重 车企联盟攻关“轻量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14:17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记者 冯 云

  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车辆自重是决定一辆车油耗高低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目前市场上的传统发动机经过多年的改进,燃烧效率的提升变得越来越艰难,成本代价也比较高,而汽车轻量化无论是技术难度还是资金需求,都比发动机技术改进的要求低得多,是未来降低汽车油耗的主要研发方向之一。

  1月14日,刚刚成立不久的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集合汽车企业、材料企业以及科研院校的优势,谋求突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轻量化技术领域的发展瓶颈。

  促进安全性与经济性提升

  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陈一龙介绍道,目前自主品牌轿车在碰撞试验中的成绩仍停留在2星或3星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具备先进的轻量化核心技术,若要提高自主品牌轿车的碰撞安全性,在增加强度与安全性的同时,也必将增加车重,这就带来了燃油经济性等方面的下降。

  如果自主品牌轿车采用了汽车轻量化技术,从产品设计阶段对车身结构、材料等方面进行优化,就可以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不增加车重,甚至还有可能减轻重量,这才能够同时达到减重、降耗、提高安全性的目标。

  陈一龙认为,根据发改委的要求,2010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要比2003年减少15%,要完成这个目标,仅靠发动机等动力系统的技术提升是很难达到的。他说:“根据相关的研究数据显示,轿车车重减少100公斤,每升油就能多行驶1公里。”显而易见,汽车轻量化对于完成这一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风汽车公司专务副总裁黄松以一个具体的实例说明了轻量化对于企业最现实的帮助。他说,东风公司在天然气卡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打算将这种车型推广到新疆的煤炭运输业中去。因为天然气的价格只有汽油、柴油的一半左右,这本该是一个非常有市场的项目。但由于天然气罐的重量有500公斤,使得用户如果选择相同载重量的天然气卡车,每一次运输都将比传统卡车少运送500公斤煤,运输能力的下降顿时掩盖了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的价格优势,使得目前的天然气卡车项目仍旧难以推广。

  “如果运用汽车轻量化技术,通过车身、驾驶室的轻量化减掉天然气罐增加的500公斤重量,天然气卡车的竞争力就能够凸显出来了。因此,轻量化联盟的成立,对于我国汽车企业的节能降耗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也是发挥行业优势,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提升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步。”对汽车轻量化将为东风汽车公司、为联盟、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带来的美好未来,黄松充满了期待与信心。

  联合才能做强共赢

  联盟理事长付于武强调了联盟的四大特点:产、学、研相结合,国企与民企相结合,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相结合,汽车产业与材料产业相结合。

  联盟中既有一汽、东风这样的大型国企,也有奇瑞、吉利这样的地方性企业,同时又有上游企业如宝钢、西南铝业的加入,使得这个联盟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极具竞争力,合理的构成使得付于武所强调的四个结合既是联盟的特点,更是联盟的优势。

  陈一龙表示,联盟的目标就是最终能够使目前世界先进的轻量化材料和轻量化制造技术在自主品牌汽车上得到应用,有效提升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并通过轻量化设计技术的实践,提升自主品牌汽车的自主开发能力,同时形成企业共享的轻量化技术开发平台和数据库,开启我国企业合作开发共性技术的新局面。

  为达到这一目标,联盟在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的初期目标为,在产品牵头保证需要、保证应用的前提下,轿车减重8%~10%,同时碰撞安全性还要满足法规与市场的要求,商用车减重300公斤以上,并满足可靠性要求。

  这两个看似容易的目标,要实现起来却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零部件优化设计和检测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材料回收技术与再生技术、零部件维修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支撑技术,因此必须聚集行业资源、提升行业自主水平。

  联盟的成立不仅仅是汽车自主企业在轻量化技术创新方面的有益实践,更是我国汽车行业为其他领域联合提供的样板,除了汽车轻量化核心技术外,我国在发动机电控系统等诸多核心技术领域也仍旧受制于外国汽车制造商,在国内各厂商的资金与技术基础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关链接

  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单位共同发起,于2007年12月27日在宁波宣布成立。

  据悉,联盟的12个成员单位将在国家拨款1个亿、企业自筹5个亿资金的保障下,围绕汽车轻量化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在2008年到2010年之间完成设计新型轻量化材料、轻量化材料先进成型技术等三个专题共10个课题的工作,实现轿车减轻自重8%到10%,商用车减重300公斤,达到汽车节能、安全和环保的完美统一。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