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克制的欲望
当新车频出而品质下降
2007年,每3天半就出现一款新车,同时,关于新车故障的投诉也已连续3年保持增长,而且,连奥迪、宝马都开始成为被投诉的常客。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车企奇瑞在2007年只推了3款新车,比之前对外公布的新车少了4款,究其原因,新车推出速度过快导致产品质量问题频现是主要因素。谁也不希望成为第二个三菱,但速度与质量的失衡足以让一个企业的扩张欲望戛然而止。
当降价成为习惯
降价已不再是人们最关注的焦点了,持币待购在去年表现得也并不明显,降价已成为中国车市的一种惯性,人们买车就像买菜,先询问能降多少。当然,这不是好的习惯,当厂商的利润点能够达到自身发展需求的时候,当消费者对车价的期望达到了自己心理承受限制的时候,或许车价将回归到它最初标明价格的作用上。2008年,希望隔3个月就降价的事情少来点。
当自主成为一种面子
2007是中国自主品牌发展壮大的一年,2008年,新的成员会不断加入。但自主品牌仍然更像是政绩一样压在企业的肩头,是为了面子,还是真正想做出点成绩?奥克斯汽车的笑话今天还在继续着,年产不超过200台车的汽车制造厂在中国遍地皆是,纯手工不假,但谁都知道他们不是在造劳斯莱斯。
当新能源成为一种时髦
去年年末,国家正式发布了新能源车的相关法规,算是给新能源车在中国的发展规划了一条路,但想上这条路上晃一圈的企业实在太多了,尤其是民营或自主品牌车企,积极地想沾一沾新能源的时髦气息。这到底是一种品牌宣传手段,还是获取国家生产政策倾斜的捷径我们不得而知。但大家都清楚,混合动力不是只在车上加装一个电动机就能了事的技术。
当出口只为了名声
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在宣传自己的车出口到了南美、北非、西非、东南亚、俄罗斯,还有企业说已经打入欧洲甚至美国。但审视一下汽车进出口的逆差,我们会发现,皮卡、特种车辆依然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而进口来的却个个是价格不菲的跑车和SUV。汽车能够出口自然是好事,但只为了出名和短期利润而每年向外卖出几十辆皮卡真的不值得大说特说。
当合资走向分手
要论2007年最倒霉的企业,南京菲亚特当之无愧——离婚了。虽然它并不是第一个遭此命运的中国汽车合资企业,但它对未来中国汽车业的警示作用却非常重要。合资固然是好事情,但这并不是一顶怎么砸也砸不破的安全帽,内部矛盾重重,新车型上马频频取消,同样的问题其实已经存在于其他合资企业内部,想合资又想赚钱,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基本的前提。
在经历了2007年的跌宕起伏后,我们不得不相信众多业内的行家里手在2008年又将开始新的征程,而他们也必将带着众多已暴露出的新老问题进入2008年,是否能够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将是决定中国汽车业的车轮能否顺利前进的关键所在。(晨报记者 沈欣)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