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产轿车产量出现历史上少见的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有车一族的行列。然而,国人的整体交通安全意识却远不能与获得长足进步的民族汽车工业相配套。原本,在道路上行驶车辆时需系安全带本是交通安全法规中最最基本的一点,也是每个人初学驾驶是被告知的第一件事——在发达国家,人们在驾驶汽车前要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系好安全带。但在中国,90%以上的司机从没有系安全带的习惯,这也正是我们缺乏现代交通安全意识的一个体现。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这个五千年礼仪之邦,刚开始享受汽车文明的人们还远远不具备应有的驾驶道德——驾车者有空就钻,互不相让、长时间占用超车道、跟车过近、狂揿喇叭以惊示行人,还有超速、酒后开车、红灯能闯则闯、逆车道只要警察不在照行不误……甚至因违章驾驶出现交通事故时弃伤者而逃的恶劣事件也总是屡见不鲜。当然,缺乏交通文明意识也不仅仅体现在机动车驾驶者上:行人无视红灯乱穿马路、弃天桥翻越隔离栅栏、自行车在路口抢行猛拐、路边居民拆毁护拦穿行高速公路,造成险象环生……等等。这些行为所体现的精神意识面貌实是令人心忧与遗憾。
今天,现代交通法规的执行,尤其是意识的培养终于被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汽车的安全指标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补上文明驾驶这一课。今天,我们以严厉处罚强制推行安全带的使用,但相信很快它将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安全带,可以使交通事故的死亡率下降33%,何乐而不系?建设交通安全工程、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执法,通过常年不懈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的交通事故率下降,道路行驶能力提高,交通秩序井然而共同营造出良好的交通环境,使国民更好地享受真正的汽车文明,何乐而不为?文明驾车意识,必将成为我们进步的新时尚。
对大部分人而言,布连(nils bohlin)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对不少曾被安全带从鬼门关救回来的人来说,他肯定是伟大的发明家。布连发明的3点式安全带在1985年被德国专利发明注册处评选为跨世纪8大发明之一,就是这种汽车安全设备对人类贡献的最佳证明。
汽车业的乐土——美国,是初期最看不起安全带的地方。早于1953年,当地一位汽车生产商已经提供前座安全带作可供选购装备,可惜市场毫无反应,即使数年后,该公司再一次推广安全带,结果还是一样。当时、美国舆论更批评安全带碍手碍脚,令乘客感到不舒服。
及至1963年,所有沃尔沃出品的汽车的前座都已经配备3点式安全带作为标准装置,布连为了打开庞大的美国市场,于是联同负责瑞典国内安全带测试及批核的艾当(bertil aldam)博士到美国讲学,并向公众及车厂讲解安全带的优点,可惜收效仍然不大。
3点式安全带开始为人接受始于1967年,布连在美国发表了《28000宗意外报告》,当中记录了1966年瑞典国内所有牵涉沃尔沃汽车的交通意外,数字清楚显示,3点式安全带不但能够保住性命,更能在超过半数的个案中,减低甚至避免乘客受伤的机会。
该报告遂成为世界各地有关汽车安全带立法的重要游说工具,特别是在依然顽固的美国。其时美国国家高速公路安全局(nhtsa)的赫顿(william haddon),早已积极争取在车厢内安装安全带,及至布连的报告出现,美国第一条关于安全带的规例终于在1968年出现。
现在,不少国家都已强制规定使用安全带,虽然大部分地区只要求前座乘客佩戴。但是第一条强制佩戴安全带的法规直至1971年是才在澳洲的维多利亚省通过,接着陆续有其他国家效法,包括1975年的瑞典。然而,美国却一直没有联邦法规规定车中乘客佩戴安全带,目前美国的安全带使用率约为60%——65%,因为部分州政府已订立有关法规。至于欧洲,使用率大概是七成,但由于地理及文化因素,各地的差异颇大。当然,最理想的是达到100%,但这个目标短期内还是遥不可及。
当汽车前进时,车中人也以相同的速度向前推进,假如车子突然停下来,乘客的身体便会继续以高速惯性前冲,要将身体维持在座位上,必须有3000—5000kg的力量,因此,安全带一定要强而有力,但又富弹性及易于佩戴。
初期的2点式斜式安全带缺乏足够的力量将前冲的身子固定,至于由两名美国空军夏云(hugh de haven)及格斯沃(roger w.griswold)发明的y型3点式安全带,则由于安全扣位置在乘客的背后,不单未能完全锁紧身子,更会压伤内脏而不能产生应有的保护作用。
其实,汽车最初面世时,已经有人发觉只要用一条带,将臀部缚在座椅上,便能令颠簸的身子稳定下来,尤其是当时的马路凹凸不平,经常把车上人颠个半死。可是,即使这种围绕式安全带早于1907年已经注册,可是也一直未受重视。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有人开始认真研究安全带的实际用途,但他们却非汽车业人士,而是当时发展迅速的航空工业从业人员。
布连发明的3点式横放v型安全带出现后,情况才扭转过来,这种简单而安全的设计模式,基本上一直沿用下来。早于1967年已将3点式安全带定为后座标准装置的沃尔沃,更将使用权开放给其他汽车制造商,日后的改良也集中于提高效率及使用时的舒适和方便性。
3点式安全带的第一次改革于1968年出现,当时一种名叫固定转芯的小装置,首次应用在前座安全带上,3年后后座也采用了。由于可以容许乘客有更多的活动自由,省却了因适应不同人体形而作出特别调校的麻烦,而且闲置时亦不会碍手碍脚,终于巩固了现代安全带的模式。不过,直到1986年,后排中间的座位才成功安装3点式安全带,令全车乘客都可以得到周全的安全保护。
1990年,早已把3点式安全带列为所有座位的标准装置的沃尔沃汽车再进一步,增设了一种附加设备——安全带束紧器(belt tensioner),它能够藉着感应器于制动时作出的反应,收紧安全带,加强保护力。
90年代初,另一种被动的汽车安全装置——安全气袋面世,但安全带的作用却并末因此减弱,反而由于部分气袋张开时力度过猛,令人意识到安全带加气袋,方可在意外时为乘客提供最信心十足的保障。
最近,美国亚里桑那州一间名为simula的公司,开发了一种遇上撞击时会自动膨胀的新安全带系统。运作原理是汽车碰撞时,3点式安全带肩膊部分内的扁平内管,会立刻充气胀大成香肠状,可以有效避免头部、颈部以至整个上身严重受伤。
话说回来,自60年代3点式安全带面世以来,至今已有长达1000万公里的安全带,装进全世界超过10亿辆汽车内,长度足以围绕地球的赤道250圈,或是往返月球13次之多。然而,最重要的是40年内无数生命因而获救,证明3点式安全带是最有效的单一汽车安全设备,加上可以长期使用,成本相对地较低,因此,相信在可见的未来其地位仍不会有任何改变。
孕妇该不该系安全带?
为了安全,孕妇最好不要开车。但是当她们不得已自己开车时,不系安全带担心自身的危险;可是系上安全带又担心会对胎儿造成负面影响。那么——随着城市汽车流量的不断增加,爱车一族中的女性也越来越多了。日本汽车工业协会2001年度的调查显示,日本35%的轿车由女性驾驶,与10年前相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驾车驶入新生活的快车道,给她们带来很多优越感,交通法规有时也对她们网开一面。比如怀孕的女性驾车如果不系安全带,警察往往不会过问,即使出面干涉,也不过是提醒一声:“为了安全暂时不要开车吧。”那么,孕妇不得已自己开车时,到底该不该系安全带呢?
孕妇系安全带看法各异
前不久,日本做了一次相关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000名怀孕妇女中,对有关“开车时不系安全带的理由”一问,有43%的人回答为“不舒服”,另有10%以上的人认为“交通法规中没有规定这项义务”。其实这是对现行法规的误解。对那些正在恢复健康,而系安全带又妨碍这一恢复过程的人可以暂免使用,但是,孕妇不属于这种情况。从孕妇的角度来说,她们普遍担心的是系安全带对胎儿的影响,打消这层疑虑需要医学方面的认证,可是,目前还没有从事这项研究的机构。按日本妇产科医学会会长荒木勤教授个人的见解,孕妇驾车以系好安全带为宜,即使以40公里时速行驶,发生冲撞时也有可能被甩出车外,对母子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胎儿处于羊水和子宫壁的保护之下,如果是身体健康的孕妇,系安全带并不会导致早产、流产。不过,若处于受精卵着床阶段倒很有可能存在这种影响,这部分女性可以找妇产科医生咨询,尤其是曾反复流产的女性,怀孕4个月之内更不宜系安全带。
从欧美国家的情况来看,美国等12个国家规定,驾车的孕妇有使用安全带的义务;而英国、日本等5个国家对开车的孕妇有所宽容,但是要有相应诊断书备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过的有关孕妇交通事故的论文则一致强调应该使用安全带。汽车生产厂家看出这一潜在隐患,比如,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在去年上市的家用车的使用说明书中,已开始加入要求孕妇使用安全带的条款。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