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保监会公布的首份盈亏报告显示,从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全国交强险业务共承保各类机动车5755万辆,承保率约38%,保费收入合计507亿元,截至今年6月30日已终止保险责任的保费共227亿元,尚未终止保险责任的保费为280亿元。保监会主席助理袁力称,根据普华永道出具的审计报告,交强险首年赔款139亿元,各类经营费用141亿元,投资收益14亿元。按照国内会计准则核算,交强险首年账面亏损39亿元。
记得交强险初生之时,有律师叫板保监会“交强险每年盈利400亿”的声音言犹在耳。交强险到底是暴利?还是暴亏?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保监会宣布交强险亏损的同时宣布降低保费、提高责任限额。这一看似矛盾的举措,更是让保监会再次深陷公众舆论的泥潭。
记者多次致电保监会新闻办公室,但一直都没有人接听电话。随后,记者又致电了首信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孙勇,他就是提出“交强险暴利说”的第一人。
承保率
38% VS 80%
报告表明,承保率约为38%,那就意味着全国有一多半的车辆没有缴纳交强险。记者致电了太平洋车辆保险专员王小姐,她虽然没有直接对该数据作出评价,但她表示车主基本上都会自觉缴纳交强险,“这毕竟是国家行为,跟商业保险不一样,并不是采取自愿购买的方式来执行,不是说想不买就能不买的。”王小姐说道。
按照这样推算,似乎只有两种解释能将这个“38%的承保率”的数据合理化:一是这份国家强制实行的交通保险并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有力贯彻,其二就是数据存在水分。
而曾经多次发难保监会的律师孙勇,他所算出来的交强险具有400亿的暴利,是基于80%的承保率得出来的。
“既然是国家强制险种,80%的承保率都是保守估计。别的不说,如果不缴纳交强险,起码每年的年检就通不过。”孙勇说。
账面
负39亿 VS 正400亿
按照38%的承保率得出的“507亿元保费收入”,按照国内会计准则核算,交强险首年账面亏损39亿元。而在此前保监会公布的消息中指出,“今年1~10月,随着交强险业务的平稳运行,经营成本已呈现逐渐下降趋势,10个月已累计实现账面利润9.3亿元。”
“账面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按国内会计准则保单取得成本不能递延,需在当期摊销。如果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核算,则盈利6亿至8亿元。”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郭左践解释道。
而按照之前孙勇的算法,目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48亿,按保守数字1亿计算,只要投保率达到80%,每年交强险的保费收入就能达到800亿元。而根据公安部公布的交通事故统计,赔付额最高每年也只有177亿元左右。余下的620多亿元,扣除税金、管理费、手续费(合计不会超过200亿元)后,还会有400多亿元的结余。
“很多专家称我的算法不科学,但是却没有拿出一个合理的算法出来,这并不能让人信服。”孙勇很有些不服气,“甚至,我认为400亿的利润还只是最保守的。”
虽然保监会方面公布了账面亏损情况,但是袁力仍然表示,“根据对今年1月至10月交强险经营情况的评估和1月至10月中国会计准则下交强险账面利润为9.3亿元的经营趋势,预期到今年底交强险业务可能出现小幅盈余。”不过,他并没有透露具体数额。
保费与保额
950元 VS 12万元
在交强险推出之初,保监会多次强调1050元的保费以及6万元的责任限额是经过科学方法计算出来的,是十分合理且妥当的。而在11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保监会不仅抛出了39亿元的账面亏损账单,还提出了一个方案。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提交的初步方案,在12万元责任限额下,交强险基础费率按车型不同将有不同幅度的下调,其中,普通家庭用车的保费拟由现行的1050元下调至950元,降幅为9.5%。总体来看,目前八大类42种车型中,涉及基础费率下调的车型有16种,下调幅度从5%到33%不等,其余车型费率均保持不变。
“对于保监会此次提供的其他数据我不予置评,但单从6万元提高到12万元的责任限额这一个数据中,就可以看出交强险至少存在50%的利润空间。”孙勇在接受采访时说。
同时,他表示,保监会同时提出降低保费和提高责任限额,本身就是很不透明的做法。“这相当于是混淆视听,让消费者感觉好像得到了便宜。”
按他的说法,交强险应该是包含所有其他车辆商业险种的赔偿项目,保费可以维持原有水平不变,而责任限额应该大幅提高。“我认为,责任限额应该提高到5000万元,不管车辆出什么样的险,交强险都能涵盖到,那么消费者就不必再多花钱买别的商业保险了。”孙勇说,“否则,即使现在保费降低了100元,看起来消费者似乎受益了,但实际上还是要再花上一大笔钱买商业保险,并没有实质性意义。”
对于孙勇的这一说法,车主李先生却并不认同。“如果大家都只买交强险,那其他保险公司怎么活?我认为国家强制征收交强险是合理的,只要在最大限额上给消费者以保障就行了,其他商业险种也要存在,有竞争才有进步,这对消费者来说,也是有利的。”另外,还有车主提议把交强险办成专门针对交通事故中人员伤亡的险种,同时剔除财产项目,那么由于只涉及到人的伤亡,赔付率就可比以前大大降低,这就可以大大提高保险额度。
运营成本
139亿元 VS 141亿元
还有一个值得考究的数字便是141亿元的运营成本。作为一个国家强制性缴纳的以救助人身伤亡为目的的险种,交强险首年赔款139亿元,各类经营费用竟高达141亿元,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么多钱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
记者在某论坛看到一网友的帖子:“保险公司的营业费用竟然比赔付额还高,真是受不了,他们还真好意思这么说,真是无语!”这或多或少代表了不少消费者的心声。
据袁力表述,各类经营费用项目主要包括手续费、佣金、营业税金及附加、保险保障基金、保险业务监管费、行政管理费用等。“由于在交强险制度实施的第一年,保险公司投入成本较大。”袁力表示。
郭左践认为,目前这个费用水平还有一定压缩空间。“我们现在就是要敦促保险公司通过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压缩经营成本和经营费用,提高经营水平。”
听证会最好向媒体公开
中国保监会12月4日公告了《交强险费率调整听证会投保人代表、社会公众代表和旁听人员抽签办法》。此次听证会投保人代表、社会公众代表和旁听人员均为大家自愿报名、抽签产生。
而也有消费者对听证会提出了质疑:第一,保监会只给了3天报名时间,时间上未免太仓促;第二,社会公众代表不过4人,是否能代表大部分消费者的心声;第三,如何保证抽取名额的公正性。
孙勇对听证会也十分排斥:“所谓听证会就只是走个过场而已,选出来的社会公众代表是否公正不说,他们是否有法律、财会方面的知识也值得怀疑。毕竟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是无法与保监会周旋争取利益的。”
于是,也有不少媒体呼吁,此次听证会对媒体公开,并给媒体预留一定的采访时间,切实保证听证会的公开、公正、公平。
另据悉,曾受900多名车主委托状告保监会的律师刘家辉也在争取听证会名额。“如今的我应该是保监会最高度关注和高度回避的人,所以,我能否取得听证资格还是个问号。”她自嘲地说,不过,她也跟其他车主和网民一样在网上申请听证会资格。
记者观察
你不懂?那就好办了!
这次写交强险,对我来说是个十分痛苦的过程。那些似是而非的数据,让我这个非财经专业的外行颇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咨询了很多财经人士,还是“蒙查查”。致电到保监会寻求答案,也完全没人搭理我。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朋友间很流行的一个段子。
甲:“能向您请教下这个问题吗?”
乙:“你懂吗?”
甲:“我不懂。”
乙:“你不懂?那就好办了!”
似乎现在的保监会就在跟消费者们玩这么个把戏。抛出来一堆数据,却又不解释清楚,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你看咱又降价,又提高责任限额,这不是挺好的么?得了便宜还卖乖,你这消费者可就不明智了。
可是,就有这么些愿意较真的消费者,希望自己花的每一分钱都明明白白。不管是降价,还是涨价,都实实在在地明码标价,那这钱花得倒也舒坦。
曾经就有专家指出,交强险是个“带病出生的项目”,从一开始就有很多问题。怕就怕这个“带病出生的项目”真正病好的那一天,会有些出人意外却又意料之中的病因。专题 文/陈鑫欣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