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目前,世界前100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七成已在中国设厂,对中国投资的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现已超过1200家
10月28日,北汽控股与国内汽车保险杠大王——江南模塑正式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之前两天,北汽控股与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尔福共同投资的北京德尔福汽车安全产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一方面,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北汽控股的动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跨国汽车零部件厂商纷纷加快在华投资建厂的步伐。中国市场正在逐渐成为汽车零部件厂商的必争之地。
北汽控股的短板
2006年,当北汽控股的汽车产销量达到68万辆,排名跃到全国第五位时,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的零部件体系依然如一盘散沙。
到2007年,由于北京现代产销量急剧下滑,北京奔驰的能力尚没有发挥出来,北京汽车零部件配套率低、供应体系薄弱等矛盾日益突出。
据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抑制北京汽车成本优势的,恰恰是其孱弱的零部件体系。
事实上,北京汽车零部件发展缓慢的原因,还在于长期分散建设,多头发展,肢解了原有的零部件专业化生产体系。
北京汽车的四大整车来自“四股力量”,每股力量都不自觉地忽视了零部件产业的规律,也抑制了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首先,北京奔驰的前身——北京吉普,由于合资品牌的SUV产品批量小,加之产品老化,零部件企业配套积极性不高,再投入的能力有限,最终导致后劲不足。车主们常常反映的北京吉普等车型“小毛病多”,正是这一问题的直接反映。
第二,北汽福田的前身,是来自山东诸城的农用车企业,产品多为轻型载重货车等商用车,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处在上升之中,一些车型如后来上马的重型车,还不得不借用“外力”,以其他体系的发动机、变速箱为基础。
第三,北京现代是曾经创造“现代速度”的整车企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的零部件供应一度为韩系零部件企业所垄断,特别是几乎成为现代摩比斯的“一统天下”。
最后,北京汽车制造厂,由于自主品牌产品的水平所限,产量也有限,地区性零部件配套的水平当然也就不高。
因此,有专家分析后认为,北京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平均销售收入、平均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权益利润率、生产率、资产负债率等方面,落后于上海、天津等地。
负责零部件业务的北汽控股公司副总经理郭新民认为,进入“十一五”后,北京整车生产发展迅速,但零部件产业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布局,呈现出“散、小、乱”的困难局面。同时,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不协调,也使北京汽车产业发展更多地受制于人;零部件采购成本的居高不下,也影响了北京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调整一年取得突破
徐和谊上任后,北汽控股明确提出了产业发展与资本运作并举的发展战略,在有效利用系统内零部件企业资源的同时,依托国内外大公司的技术、产品优势,逐步构建完备的北京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北汽控股的汽车零部件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首先是整合有效资源,确定了以股权注入方式进入零部件平台的12家企业,总资产将达到5亿元。这些企业不仅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而且经营状况良好。
其次是积极吸引资金,在与近10家战略投资者进行沟通、洽谈、考察后,确定北京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合作伙伴,双方将共同投资10亿元组建北京汽车零部件股份公司,股比为6:4。其中,北京工业投资公司将注入4亿元资金。
现在,北汽控股的多个零部件项目正在积极落实当中。如与德尔福的安全带项目今年将实现1500万元的销售收入,明年销售收入将达1.5亿元。德尔福全球副总裁杰弗里·欧文斯表示,德尔福非常看重中国市场,与北汽控股的合作给他以信心。
同时,北汽控股还在北京选定大兴采育、顺义杨镇、怀柔庙城三个零部件企业发展基地。
据北汽控股高层透露,到2010年,零部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进入全国汽车零部件10强行列;建立3个专业的零部件产品研发中心,培育3至5个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及5至7个利润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
跨国供应商加速在华布局
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及日益诱人的汽车市场需求,已逐渐吸引到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爱信精机、富士通、阿尔派电子、法国法雷奥等零部件巨头纷纷以合资、独资方式来华投资办厂。截止到目前,世界前100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七成已在中国设厂,对中国投资的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现已超过1200家。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除德尔福外,跨国汽车零部件厂商在华的投资动作已是相当频繁。今年3月,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投资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在佛山建成投产﹔4月,美国PPG工业集团投资的汽车涂料生产企业在芜湖兴办﹔9月,美国阿文美驰公司与中国奇瑞科技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一家底盘系统公司﹔10月,美国伟世通公司在沈阳投资的汽车饰件项目开工建设;就在昨天,德国大陆汽车集团旗下的马牌轮胎宣布投资1.5亿欧元,在华建立首家工厂。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认为,跨国汽车零部件厂商选择在华投资建厂正在进入“黄金时期”。 “随着整车价格持续下跌,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汽车产业在面临巨大成本压力后,大大增加了在华采购零部件比例。这不仅包括满足国内整车企业的零部件需求,更包括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钟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实际上,国家产业政策也开始加大了对鼓励汽车零部件出口、参与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竞争的支持力度。”根据《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国正计划争取到2020年成为全球零部件生产大国、跻身国际零部件工业强国,拟在“十一五”末将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提高到350亿~400亿美元。
不过,来自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北京)有限公司上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为德国大众、宝马、奔驰配套的中国零部件企业,仅25%能达到A级水平,另75%的比例为B、C级,即不合格。这意味着,尽管投资与市场环境进入“黄金时期”,但中国汽车零部件质量水平还亟待提高。(作者 张宇星 蒋婷婷)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