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论坛第二主题三位演讲者答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 14:41  新浪汽车

  Pedro Nueno:谢谢尹先生!刚才您讲得非常好,而且时间控制的也是刚刚好。我首先抛砖引玉,来问三位一个问题。以欧洲为例,政府对于汽车产业的扶持有多种方式,比如说研发方面的支持,比如说在研发方面的一些税务优惠等等,除此之外也有横向的合作,这些方面有很多典范。在中国,中国政府其实也不遗余力地在帮助中国汽车产业,但是在水平方面的横向辅助和支持则少一些,所以我们不妨借次机会来讨论一下如果使得竞争水平更加平等。再就是在能力建设方面请大家发挥你们的高见。

  Rudi von Meister:应该说中国在工业化道路上已经走过了非常成功的一段路,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而且中国领导人也借鉴了其它地区包括亚洲其它地区的一些成功模式,也借鉴了二战之后欧洲发展的模式。为了能够使得汽车产业成为充满竞争力的世界领先的产业,中国的政府必须要使得市场壁垒能够降低,而且也能够使得平等性能够提高。当然,政府有政府的监管手段,在自主品牌的建设以及在走出去战略方面的政策上,政府走的非常之快。而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来说,燃油质量也是一个问题。我们虽然说有非常好的柴油机,但是柴油质量要求非常之高,中国目前在柴油油品方面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另外,油品提高了之后,在价格方面也必须要合理,柴油机在中国推出之后也必须要有一个承受力的考虑。总而言之,我们确实觉得政府必须要介入,而且政府积极的引导也可以使得行业能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尹明善:我非常同意依维柯朋友所讲的关于产能过剩的意见。我稍微做一个补充,我认为在眼下的三五年之内,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产能过剩的问题,尽管政府在不断发布警告。实际上中国的轿车工业在按照每年40%以上的增长,这是产能过剩吗?据我所知,主要的轿车厂都是没有定单停下来的,实际上我们认为眼前中国的轿车竞争还不够充分。第二,即使到了有一天全国产能过剩的时候,也有一些地方产能还不过剩,为什么呢?比方说在二级市场或者三级市场,在县城里面,大企业在大城市里有非常高的利润,但是不愿意到乡下去,这就是我所讲的局部地方产能并不过剩。再就是力帆一贯的策略,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在乡下地方不是产能过剩,在那里品牌意识不强,一个县城里没有多少奔驰、宝马,他们追求的是性价比,这也就是我们力帆生存的地方。总之,无论是产品有没有到达过剩,我相信一个企业只要努力总能找到一些产能还没有过剩的空间去寻求我们的发展机会。谢谢!

  Christian Streiff:其实不仅是对汽车产业还是对于其它产业来说,包括高性能材料和石油管道这些产业,都是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的,包括地方政府和国家政府的支持。在中国进行投资的过程当中,我们确实感受到,必须要能够与投资地政府和所在地区的政府保持非常通常的沟通,要得到与他们的合作,比如说在技术开发区的选址和技术方面确实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在我的报告当中讲到了不平衡的问题,实际上每个国家都必须要经历其发展的阶段,很多行业在它发展的初期都必须要有好的政府的引导,至少从当今来说,当游戏规则,特别是在股份方面的游戏规则能够确定的话,对于大家来说,日子都会更加好过一些。而讲到供大于求的问题,其实除了汽车产业之外,你也可以看看其它产业供大于求的情况。其实有些时候会出现一窝蜂的情况,一旦有人淘了一桶金之后,有的人就会蜂拥而至,会导致产能过大。但是由于中国市场本身发展非常之快,所以当产能比较大的时候当前来说是没有风险的。谈到中国市场也也注意到一点,中国市场的胃口非常之大,你只要有耐心,你只要愿意等,你就会发现你推出的新产品很快就被这个市场消化了,而且当你为将来某一个时间设定你必须要实现的产能的时候,你必须有一段时间要去上马新的产能项目,等你的产能项目上来之后发现又不符合市场需要了,市场的需求甚至比你的计划更大。正如力帆尹总所说,整车厂的定单雪片一般,目前还没有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担忧。在其它的行业往往不是这样,所以汽车产业确实也让我感到大跌眼镜。

  Rudi von Meister:在中国,客车产能的平均寿命同一些成熟国家相比要短得多,这就意味着在中国我们需要有更频繁的生产线的调整,还有工装的更新等等。比如两三年前你可能还会发现我们厂有过剩的生产能力,但是现在随着市场细分化、需求多样化,我们的生产能力都投入了使用。当然政府现在对于产能过剩也在不断担忧,所以我相信产能会日趋合理化。这是我的看法。

  提问: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问依维柯的Rudi von Meister先生,当然这个问题也是跟雪铁龙有关的,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尹明善先生。听到依维柯的战略我们感到非常振奋人心,我们感到目前在中国生产卡车的国际生产商到目前为止好像都没有比较成功的合作企业,您觉得您在中国的业务会不会成功?似乎在依维柯的重卡车生产主要就是要打出口,您觉得这样一种两面进攻是不是可能获得胜利?另外一个问题问Christian Streiff先生,广汽要搞自主品牌,这不是广州本田也不是标致,可能是它自己的品牌,从标致雪铁龙的角度来看,您觉得广汽的发展对您有什么影响?另外一个问题问尹明善先生,现在摩托车市场60%以上是私营企业,和10年前大不一样,现在轿车自主品牌占30%,什么时候自主品牌也会占到像摩托车一样有60%。

  Rudi von Meister:谢谢您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也意识到过去有很多国际商用车生产商在中国市场上发展不顺,实际上在我们发展过程当中也有不同阶段,因为我们一开始进入中国带来一个高端产品,当时这个产品对于中国市场还不太合适,中国商用车市场份额现在还不算很大,但是我们相信今后有机会在中国市场推出一些欧洲的商用车型。而且目前对于国内的需求,我们的主打产品是像跃进、红岩这样耳熟能详的品牌,用这些品牌作为主力产品来打中国市场,在原有品牌之上再加上我们的创新和我们的技术含量。与此同时,避免在成本上有极大的上升,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所以说一方面是利用中国本土的品牌作为发展的平台,然后把中国本土的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同时保持它的价格竞争力。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今后搞汽车出口很有潜力,特别是那种低成本的经济型的产品,比如说轻型、中型,当然也包括重型卡车的出口,这种出口市场的需求我们也需要加以利用。我们的策略就是不断改善目前中国品牌的车辆进行车型的混合,我相信今后将有效利用中国品牌的汽车打入国际市场,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品牌打到国际市场上去。当然这个品牌一定是依维柯支持的产品。

  对于广汽搞自主品牌这个情况也非常支持,我同本田的老总交流过,因为大家都知道,原来有一个广州标致,后来我们退出了,这也是我们自己的一个教训,永远也不应该从中国这样的国家撤出。

  尹明善:中国的摩托车民营企业大概已经占了60%的份额,刚刚的问题是什么时候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也能够达到60%,我预测快则五年,慢则八年,像新起来的上汽、一汽、广汽、江淮这种国营品牌会占到30%,民营的吉利、力帆这些会占到30%,这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三足鼎立的结构。尽管五年八年之后中国的份额会占到60%,但是合资品牌份额虽然只有40%,利润有60%,中国的自主品牌份额虽然有60%,但是利润只有40%,我们不得不看到他们的强大。

  Pedro Nueno:相信在座的肯定有更多的问题,到这里我们的会议暂时告一段落。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