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富士康为何两次起诉比亚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7日 10:18  经济观察报

  在香港上市的比亚迪股份公司(01211.HK,下称比亚迪)日前发布公告称,富士康国际控股公司(02038.HK,下称富士康)于10月5日在香港撤销对比亚迪窃取商业机密的诉讼后,10月9日又再次向香港高院提出新诉讼,以相同的指控向比亚迪索赔650.7万元人民币。

  富士康再次起诉比亚迪,令比亚迪分拆手机上市计划一推再推,一个年产值百亿人民币的后起之秀缘何令年产值逾百亿美元的代工大王如此紧张?

  两次起诉

  这已经不是富士康第一次于同一事件对比亚迪起诉。

  第一次诉讼发生在2007年6月,富士康在香港起诉比亚迪。指称其旗下深圳富泰宏、鸿富锦两家公司手机外观设计员工,在跳槽担任比亚迪手机设计部门负责人后,窃取和侵犯了富士康的商业机密。富士康公告指称,“比亚迪在知情情况下,蓄意促使富士康的若干前雇员违反各自的雇用合约中须向原告承担的义务,而向比亚迪披露机密业务资料以供其使用。因比亚迪非法获得并使用富士康子公司机密资料,富士康向其索取人民币51.3亿元赔偿。”富士康强调,“比亚迪知悉或理应知悉该等资料的机密性,但比亚迪准许或默许不当使用该资料而建立了一个与富士康极度相似的手机生产系统。”富士康提出的补救办法包括:强令禁止比亚迪使用有关保密资料,强令比亚迪交出因使用机密资料所获得的利润及非特定赔偿。

  比亚迪则在公告强调称,“本集团并无侵犯富士康相关公司的商业机密”,“拥有足够的资源处理诉讼而不会阻碍日常业务的正常经营。”

  这次诉讼截至9月27日比亚迪再次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新的排期申请仍然没有裁决。10月5日,富士康向香港法院撤销了原诉讼后而于10月9日提出了新诉讼,诉讼的理由同上次诉讼相同:禁止比亚迪使用相关机密资料、没收通过相关资料所获的盈利,并具体提出了共计650.7万元人民币的索赔要求。

  比亚迪分拆计划

  富士康起诉比亚迪的脚步与比亚迪计划分拆手机业务上市的步伐紧密相连。

  2007年3月22日,比亚迪(1211.HK)正式向香港联交所提出申请,计划分拆旗下手机部件业务比亚迪电子上市,集资最多8亿美元,约合62.4亿港元。当时计划于2007年7月底上市。

  富士康内部人士对此毫不讳言,阻挠上市是其当前的主要目的。

  比亚迪负责投资者关系的相关人士今年7月份接受对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富士康就是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给比亚迪捣捣乱。”并强调,“比亚迪的分拆上市计划不会受到官司的影响。”但是,时至今日,富士康似乎如愿以偿。受诉讼影响,比亚迪手机分拆上市的计划一拖再拖。

  在9月28日的公告中,比亚迪称,2007年3月22日比亚迪集团的手机模组、元件制造及提供组装服务的分拆建议发布公告,自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于2007年3月22日递交申请批准股份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及买卖以来已超过6个月时间,因此,比亚迪集团所支付的初始上市费已根据上市规则被联交所没收。比亚迪董事会确认,仍有意进行分拆计划。因此,比亚迪于2007年9月27日向联交所递交新的排期申请表格。

  诉讼背后

  富士康坚决阻挠比亚迪分拆手机上市的背景被认为是“比亚迪在手机零件和手机代工领域迅速崛起给富士康造成压力,业务上的重合竞争是双方积怨的根本原因。”对此,富士康上述内部人士并不否认。

  在比亚迪手机代工业务崛起之前,富士康击败伟创立等竞争者稳居手机代工之首。而2002年,比亚迪成为诺基亚手机电池供应商之后,富士康的垄断地位渐渐受到挑战。

  比亚迪的手机产业布局和代工发展模式与鸿海惊人地相似,在业界,比亚迪素有“小鸿海”之称。当鸿海以连接器等核心零部件逆向整合整个产业链时,比亚迪则从手机电池为起点,开始了同样的逆向整合运动。

  比亚迪目前两大主要业务包括IT零部件业务和汽车业务,其中IT零部件业务主要由二次充电电池业务和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组成。如今,手机业务已经成为比亚迪的支柱业务。比亚迪公布的2007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汽车业务占26%,二次充电电池业务占37%,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占37%。

  比亚迪在从手机电池单项业务向手机、汽车业务转型的过程,正好和富士康挺进汽车领域相遇,在富士康继续扩张其原有的“3C”产品线,开始进入其第4个C(Cars)——汽车领域的情况下,两家公司多数业务已经重叠。

  2007年上半年比亚迪二次充电电池继续保持全球行业领导地位,销售额大幅增长67%,汽车的销售额增长速度为35%。在上半年86.2亿元的营业额中,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获得了51%的业绩增长,达到31.68亿元的规模。

  比亚迪宣传部门人士表示,目前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索爱、TCL、海尔、华为、飞利浦、厦新都是比亚迪手机的代工客户。尽管诺基亚、摩托罗拉的主要代工厂商仍为富士康,但比亚迪目前的客户增长是对富士康最直接的冲击。“一方面比亚迪会分流富士康的订单,另一方面,多一家竞争者,也会降低富士康在品牌客户面前的议价能力。”业内分析师饶展认为。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报告显示,2007年上半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为5.28亿只,比去年同期增长16%,全球五大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更加高度集中。国际知名手机品牌供应商考虑到成本,生产周期及亚洲终端市场扩大等因素,进一步将手机生产基地向亚洲转移,同时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垂直整合能力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的策略。“这种局势的改变,既为富士康、比亚迪双方提供了良好机遇也让争夺更加激烈。”饶展认为。

  比亚迪手机代工业务分拆上市计划一旦成行,将极大提高其手机代工业务的竞争力,这不能不引起富士康的担忧。富士康内部人士认为,“比亚迪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使用了富士康机密资料而建立了一个与富士康极度相似的手机生产系统’。而赴香港分拆上市一旦成行,将为其带来更大融资平台。”

  闫薇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