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销售增长58.3%,整车出口增长125%,上缴利税增长68.9%,新的生产基地破土动工。上半年,华晨的步伐那么大,那么快———
今年1~6月,华晨集团实现整车销售14.6万辆,同比增长58.3%;整车出口7000多辆,同比增长125%;集团销售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55%;上缴利税19.77亿元,同比增长68.9%;出口创汇6236万美元,同比增长69%……
从最早的“金杯”到历经磨难的“中华”,华晨经历了相当多的波折。2005年,辽宁省政府果断调整了企业领导班子,有效遏制了企业下滑趋势。之后,一系列振兴辽宁汽车产业的措施,引领华晨打了一场振兴战役。
短短两年时间,逆境中奋起的华晨集团不断实现超越。去年,华晨以整车销售210088辆、同比增长71.5 %的业绩,一举走出困境,重振了辽宁汽车工业龙头的雄风。今年上半年,华晨汽车乘势而上,3月18日,“中华1.8T”上市;3月27日,总金额达13亿美元的8万辆金杯海狮进军俄罗斯,成为中国轻型客车出口史上的标志性事件;4月8日,1.3L排量的A级车制造基地一期工程在沈阳破土动工(一期10万辆,二期15万辆);5月20日,在上海车展上,骏捷FRV、运动型轿车、尊驰柴油版等“华晨七剑”集体亮相;5月30日,百辆“中华1.8T”中标国家机关政府采购;6月25日,华晨绵阳基地开工建设(一期6万辆,二期15万辆),形成“双核”战略架构……
炎炎夏日,走进华晨集团,看到的是2分多钟就诞生一辆新汽车的生产快节拍,感受到的是一股开拓进取的振兴激情。
“亮剑”——
用国际标准检验自主品牌品质
“每天来华晨寻求合作的国外客商至少3家,多的时候达10家。”在华晨海外部,笔者听到这样的话。据他们统计,今年上半年累计已有上千人次来洽谈合作。
这是华晨集团品质得到认可的象征,同时更是华晨集团高举国际化经营大旗的结果。
迎风弄潮,不进则退。在国际汽车大公司争先恐后进入中国市场之时,华晨集团却坚毅地走出去,将营销的烽火“燃烧”到汽车巨人们的“老家”,成为中国民族汽车走向世界的“先行军”。
“坚持国内外两个市场并举,在全方位满足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同时,把国际高端市场作为检验自主品牌品质的试金石,大力拓展欧美国际高端市场,推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走向世界。”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的言语铿锵有力。
这是一次远行的探索,也是一个希望的诞生。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华晨国内外两个市场体系建设得到加快推进。国内市场,华晨建立和完善了与30万辆整车销售相适应的营销体系和网络布局,新增销售、服务网络107家,累计达到1473家,基本形成了点面一体化市场布局。海外市场,华晨国际化经营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延伸,“3+1”( 即欧洲、俄罗斯、美国和包括中东地区在内的其他地区)海外市场格局逐渐形成,国际经销商由原33家增至41家。
预计今年,华晨将出口整车2万辆,到2010年,华晨海外销量将占到整个销量的三成以上。据介绍,目前,华晨1.8T尊驰进入美国市场的商务谈判进展顺利,正在进行各种测试。如果通过美国标准,出口量将超过出口欧洲规模。
增效——降价让位于管理
华晨汽车的生产现场,紧张而有序。技术人员介绍说,这里年初每天能出产320辆中华轿车,现在的日产量是450辆,半年就相当于去年全年产量。实现这一切,并不是生产线扩容了,而是靠高效可控的管理。
资源效能、效益低是华晨集团的老大难问题,它的100多个关联企业,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成本高。这意味着华晨在运营中要付出比别人更高的成本。对此,华晨集团提出,扭亏不能建立在产品降价基础上,而是要围绕降成本做文章。一是要不断提高销量规模广开源,二是要不断降低成本多节流,三是本着1+1>2的原则不断优化系统资源整合。华晨在深化成本管理上狠下功夫,将研发、设计、工艺、采购、管理等各环节费用全面纳入预算控制,今年上半年降低成本5.9亿元。
为满足今年的产能需要,在短时间内突破关键零部件供应不足的瓶颈,他们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体系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制定生产季计划和月滚动计划,并实施单位一把手负责制,及时调整生产节拍和产量,完成了海狮、阁瑞斯共线生产。加强安全生产和现场管理,针对生产现场脏、乱、差和物流运转不畅以及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根除现场作业陋习,规划物流有序运转,大大提高了安全生产和现场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对零部件供应商体系的动态管理和建设,通过引进竞争机制,对关键总成部件采购实行双轨制供货,逐步改变独家供货的局面。
同时,华晨还积极整合资源。本着存优弃劣的原则,关闭、重组、清算劣势资产,加大集团内零部件和整车企业的整合步伐,实现了开源节流最大化。
自主创新——战略决定高度
如果说进军国际市场给了华晨一片广阔的发展天地,那么,坚持高起点自主创新,在研发和产品战略上的不断推陈出新,则为华晨扶摇直上提供了翅膀。
1.8T中华轿车、A级车、中华M3等整车产品的不断研发成功,标志着华晨集团自主研发的水平和档次正逐步和国际接轨。但华晨并没有因此而裹足不前。
“靠着一两种车型雄霸中国市场多年的事情再也不会出现了。在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必须不断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形成宽系列、多品种的产品集群。”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说。
4月8日,华晨集团在沈阳工厂的A级车项目开工建设;6月25日,华晨总投资15亿元、15万辆产能的华瑞汽车项目在四川绵阳开工。这个平台将新推三厢、两厢、MPV、轿跑四个版本的经济型家庭用车。在产品序列上,华晨集团的南北两大基地已形成了合力之势。
与此同时,华晨集团内部研发体系建设也逐步推进。研发方向已从老产品改进和零部件设计向整车及发动机整体研发转变,并积极瞄准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中高级轿车市场。目前已进入华晨研发视野的新车型、新技术总计已达56项。
研发和生产双剑合壁,华晨打造产品集群的框架初步搭建起来。
一路风雨,一路高歌。今日的华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董事长祁玉民却异常冷静。他说:“华晨汽车是一个在坎坷中矢志不渝发展自主品牌、在困境中竭力寻求快速发展的企业。目前与一些合资企业相比,我们还处于‘品牌弱、品种少、底子薄、规模小’的起步阶段,与国内其他企业相比,我们面临的困难更多、任务更重。”
视野决定飞翔的高度,战略决定企业的成败。站在新起点上的华晨集团,正在全面落实“十一五”既定的“两步走、翻两番”的战略规划。今年将实现第一个翻一番目标,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文/李春林 唐成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