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召回 为车主解决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 07:11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最近车坛很是热闹,一连串召回事件让消费者颇有“上帝”的感觉,而且厂家态度一个比一个坚决,一个比一个显得富有诚意。尽管如此,很多消费者仍然对厂家的召回热情不买账。在国外通行的汽车召回却在国内遭遇冷板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召回是诚信还是作秀?召回到底解决了什么?车主、厂家和相关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车主召回作秀成分太大

  打开中国汽车召回网,召回公告让人目不暇接,其中大多数是厂

  商主动要求实施召回的。可见,汽车生产厂家也开始不再忌谈召回。为什么厂商都如此主动呢?著名汽

  车行业评论员贾新光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主动实施的案例大部分都不涉及汽车质量本身,同时花费也并不多,真正伤筋动骨的硬伤少之又少。这未免让人联想到商业炒作这四个字。毕竟,如果成本不大,召回对厂商来说不仅可以免去一笔高额的广告费,又能起到广而告之的宣传效果。

  不过,与厂家“主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车主参与热情不高。“大部分车主的车型只要不涉及发动机或安全配置问题,一般不会第一时间到经销商处实施召回检修,而是趁保养或维修的机会才到经销商处检修。”成都一品牌经销商售后经理告诉记者。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消费者几乎对国内汽车召回一点不感兴趣,并怀疑汽车召回就是基于企业利益的作秀。厂家没必要为作秀而冒险对于召回“作秀”的说法,很多厂家不能认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召回当事人表示,车辆的召回完全是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中的召回流程进行的,对于车辆的缺陷,国家相关部门也是进行过认真分析确认的。同时,实行召回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都很大,厂家没必要浪费人力物力为作秀冒险。

  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汽车召回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企业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建立、健全履行汽车召回的系统;另一方面,汽车召回也会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内在质量,建立完善信息管理体系,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最终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召回既是一种诚信更是一种责任。

  专家 召回制度应立法

  问题越大,汽车制造商越有可能极力掩盖。消费者投诉对汽车制造商来说无关痛痒,因为提起诉讼的消费者很难获得损失补偿金,更不用说惩罚性赔偿了。因此,召回制度能否在中国真正贯彻到底,仅仅依赖汽车制造厂主动采取召回措施显然是不现实的,最根本的是要为召回制度立法。成都棠湖律师事务所律师夏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国内,汽车召回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还没有一个独立权威的认证机构。这个最终认证机构,必须是一个独立于汽车企业和政府的机构。同时,政府应通过立法,让消费者有法可依,监督厂家的行为。只有从立法到执法,都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明确提出消费者利益第一的原则,才能充分体现召回的意义。

  发现质量问题尽快申报

  车主发现车辆可能存在影响安全的问题后,应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车辆送到制造商指定的维修站进行诊断和维修,并将详细情况报告给国家缺陷汽车信息系统和汽车生产商。

  在线投诉:请登录中国汽车召回网(www.qiche365.org.cn)

  电子邮件:zhao-hui@qiche365.org.cn

  电话、传真:拨打010-65087922与国家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中心联系。

  信件投诉: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司产品质量处(注明:汽车召回)

  投诉三步骤

  车主信息(用户注册信息、车主联系信息)→车辆信息(车辆基本信息、车辆具体信息、经销商信息)→缺陷信息(车辆缺陷描述、缺陷发生的状态、车辆事故描述)。

  投诉所需材料:车主的身份证、机动车行驶证、购车票据、保险单等。

  专家眼中的召回

  贾新光(中国汽车工业著名评论员)

  和国外的汽车召回制度相比,我国的汽车召回最大的不同就是,依据的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而国外大多依据相关的汽车安全法规,也就是说,法律的效力更大一些。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召回制度还需要完善。

  钟师(业界资深分析师)

  企业做任何营销,都必须符合其品牌形象和以往地位,但召回势必会影响消费者对其产品品质的看法,在这点上,召回作秀并非良策,抬升了知名度却打压了美誉度。

  郭登礼(成都汽车商会副会长)

  汽车有别于其他产品,它是安全性第一的,召回是对汽车厂商信用的真正考验。

  消费者眼中的召回

  张浩然(税务局官员)

  能召回就是好事,还有很多有毛病的品牌故意拖延,极力缩小和美化缺陷,这才是对消费者最大的不负责任。

  王广阔(广本车主)

  我认为前段时间广本召回50万辆雅阁,就是汽车厂家召回的表率,真诚、实在。50万辆不是一个“作秀”能解释得了的。如果是在“作秀”,那这样的成本也太高了!

  李美(大学讲师)

  没有完美的汽车产品,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目前一些汽车企业对召回采取拖延推诿或避重就轻的态度,不仅是产品的缺失,更是勇气与责任的缺失。王海滨(建筑工程师)

  从表面上看,召回对消费者有利,但是仔细分析,许多厂商宣扬的螺丝、雨刮器之类等问题,对我们来说并没多大意义。

  记者 黄明君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汽车召回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