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与和谐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 00:17  东方早报

  上海车展轰轰烈烈地渐去渐远,汽车企业给我们留下了一大堆梦幻般的愿景,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的过程中,中国汽车的未来,中国汽车在世界汽车中的位置,以及中国汽车进入社会的自身和谐,成为当下最重要的话题。在即将来临的新一轮重组浪潮中,我们不希望企业破产,工人下岗。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产业经验并不完全能适应中国企业的发展,我们的企业更多的是希望突破困境,实现复兴。《东方汽车》开出“三人谈”这个栏目,就是希望能通过对话的形式,邀请更多行业的专家参与其中,共同探讨分析行业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

  主持人:“人、车、自然的完美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单就汽车工业而言,任何产品生产的过程都是一种物化的产物,而也只是在中国,汽车被异化为奢侈品,长期以来,习惯性地把汽车当成一种身份象征和精神寄托,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在产品的序列和配置上都讲究功能性,比如加长版。

  从近些年看,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人文精神却变得不和谐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的汽车厂商在期间应该发挥哪些作用?

  高山(上海资深汽车记者):汽车进入家庭、进入社会,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国内许多厂家不愿做小车,而中级车市场持续走高,年均增长达到30%~40%,企业不愿生产低端车。其实,负责任的大企业应该重视汽车的实用性。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政府也不希望以汽车来夸大贫富差距,整个社会都应该享受汽车工业发展的成果,企业应该关心大部分的消费群体。

  祝小奎(汽车营销工程领域资深工程师):从生产低端车到高端车,再回到低端车,这是一个循环。观察一些大企业,发现有一个现象,那就是早期生产的车总被人怀念。

  一个美国记者发现曾在美国大受欢迎,而当时被德国人拒绝的“甲壳虫”,居然又出现在德国,同样还有意大利西雅图的车,车小但长盛不衰。关心大众消费,培育企业的品牌,能解决我们现在的一些企业正面临的名声问题———企业是为多数人还是少数人服务的。主持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才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汽车带动的综合效益是其他行业达不到的。汽车对社会的贡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相当重要。观察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历史,可以发现这些国家都是以汽车为国家工业的代表。祝小奎:和谐社会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有统计显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超16万亿元,资本只有流动了,经济才能发展,汽车就是一个载体,是人们进行生活享受的载体。有了汽车,人们的生活半径伸展到500公里,生活空间更宽广。

  如以前我国的少数民族之间交流很少,有了小轿车,国家又有投入改善交通条件,汽车成了沟通的工具。政府重视三农问题,大手笔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建高速公路,未来这些成本的回收都是需要通过汽车来实现的。

  高山:由于体制原因,对我们的企业来说,销售指标是评价成绩的唯一标准。和谐社会的保证,最终还是要以制度来保证。目前,我们的汽车企业大致分三大体制,分别是全国营、中外合资和民营企业。厂家要严格遵守国家政策,企业在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同时,要同时考虑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供服务方面的提高。而这方面的技术有的是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来保证的,这个是需要投入的,企业不可能自觉去遵守。

  企业要有企业公民意识。企业被社会所接纳,除了考虑赚钱的企业,更重要的是企业发展同时也能推动社会进步。为老百姓提供真正的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个企业才是受欢迎的。有这种理念的企业首先是把员工满意度放在第一位的,没有员工的满意度,也就没有消费者的满意度。主持人:厂家对社会的责任感,要体现在对保证消费者的安全的承诺,应该多开设一些汽车方面的有效教育活动,参与政府改善交通设施,开展驾车安全教育、普及有车的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问题,这些都应该是大企业回馈社会的责任。

  高山:企业领导的认知水平高,重视这些问题,同时也能提高企业形象。我觉得汽车工业发展其实也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就是怎么管理好汽车,怎么管理社会,这对汽车企业来说,也是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祝小奎:是这样的,大厂造小车,反哺社会、环境保护、社会教育,这是汽车企业在中国进入汽车社会阶段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提前对车主进行教育,尤其是一些普及性的教育,除了政府管理,企业也有责任,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和谐社会制造质量的保证,它考验我们社会的诚信度,对企业来说是责任也是必须做的。主持人:宝马就经常开展一些公益性的教育,对防止损害破坏性操作的教育,避免交通事故发生,这些也都只有大企业会做,如米其林经常性组织安全知识普及活动。而小企业因为本来成本就高,它们是不会做的。高山:当然,我们说的小车的概念不是说它就是低档车,而是老百姓买得起、买了放心的车,这要靠企业的制造工艺和技术保证、服务保证。

  祝小奎:大厂因为生产销售中高档车,他们应该拿出部分利润,对社会做贡献。汽车进入家庭后,二手车一年的交易量就达到300多万辆,这对刺激消费有很大的贡献。政府提出重大的战略目标,就是汽车工业是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拉动内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有一项调查显示,在汽车行业里每1元钱的投入,可以拉动市场经济8元钱的综合效应。从资本流动角度考量,汽车将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主持人:汽车和谐社会是个大的概念,暂就看房产、股市和汽车等几个主要经济消费类别里,有好多政策企业都不是自觉去保证完成的,这要靠国家制度的保证。

  国家汽车的产业政策将是决定中国汽车未来产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仅抱着等国家来改变体制来改变产业是不可能的,汽车产业竞争最终是要遵守市场规律的,对于一些注定将被淘汰的企业,国家是很难改变的。

  祝小奎:现有的体制制约了汽车的发展。行业内既有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也有新的模式,其中有些企业已经出现颓势,市场份额持续下跌、盈利能力不断下滑,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的落后,是不容易改变的,这是一种病态现象。

  现在的汽车市场进入到了一个每时每刻都在变动中的转型时间,后来者由于比较少官僚、少傲慢,还勤奋,成为国企的最大竞争者。原有国企都有一种计划经济的痕迹,现在一家合资企业一旦要牵涉价格配件变动,其中涉及问题过多,审批流程既复杂又缓慢,而市场不会等,消费者也不会等,现在国营企业都有这个毛病。先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企业也在这个病态架构当中,这些问题都只有市场会去催促改革,其他的努力无法改变。主持人:这与现有的市场环境有关系,企业的一些问题媒体不去报道,是因为可能会失去广告,有些问题可能还与政府有关系。

  今后汽车产业成功与否,将主要看后服务市场。中国的后服务市场存在不少问题,包括深度服务上。两年前,美国亚什兰集团进入中国,推出胜牌快保理念,他们连数据库都是自己从零建的,根本不像国内一些企业走捷径购买别人的数据,这点给我印象很深。

  在服务市场上,国外标准,外企的管理模式和体系架构在国内都没有任何问题,他们进来后不急于卖车,而是在卖服务,可以想像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迅猛的市场里,三五年内中国汽车制造商将面临巨大挑战,可能会有相当多的资产重组,而这些最终都是市场无形的手去改变,企业不主动改变最终将导致灭亡。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