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维东
近几年,伴随着中国汽车业的持续高速增长,自主品牌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不仅表现在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有了大幅提高,从2001年的18.3%提高到2006年的26.5%,也表现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的显著进步。 2006年自主品牌车型已有50余款车,在过去鲜有涉足的中级车市场取得突破,覆盖了包括中大型市场在内的所有细分市场。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 自主品牌企业两会代表成为各大媒体追逐的目标,自主品牌的发展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自主品牌同台竞技的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仍然势单力薄。
回顾过去几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知识产权的法律纠纷一直如影随形,先后出现过德尔福断货奇瑞、本田状告双环、丰田起诉吉利等一系列案件,成为中国汽车业发展中的不和谐声音。随着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战略的逐步形成,中国自主品牌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必须要在国际化视野的基础上关注知识产权领域等更深更宽广的问题。
面对国际汽车厂商的知识产权壁垒,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企业意识到,要想突破国际汽车厂商的包围,就必须加速打造自己的知识产权,为未来做准备。
2006年,自主品牌一系列的动作令人振奋,奇瑞ACTECO发动机和吉利的CVVT发动机点火;华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骏捷取得不俗的市场业绩;长安自主知识产权轿车奔奔下线,并赢得了开门红等,这一切,都凸现了自主品牌对知识产权方面的意识在不断加强。
长期高油价必然催生新技术革命,而每一次新技术革命的到来,都会让原有市场重新洗牌。中国作为汽车产业新兴力量,面对高油价带来的技术革命同样面临机遇与挑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技术竞赛中,我们看到的是:欧洲走在了柴油轿车的前列,日本走在了混合动力的前面,美国大踏步向氢动力迈进,中国汽车将如何挑战新能源?
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和对新能源开发政策的支持下,2006年,自主品牌在节能环保方面也纷纷发力。奇瑞电动车项目;一汽和长安的混合动力研究;F3的市场表现为比亚迪发展积聚了力量,2006年其电动车项目已经正式开始运营;上汽股份也积极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和替代燃料汽车,下决心在燃料电池汽车上实现重点超越。
自主品牌一直被业界认为在汽车技术方面处于弱势,但是我们看到,面对新能源的挑战,自主品牌再次冲在前面,坚定不移地对新能源技术进行攻关,只有在最新技术阵地巍然屹立,才能为今后发展赢得机会。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