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斯
近一个月以来,汽车市场上一片降声,众厂家纷纷以“官方降价”的名义打价格战。汽车降价,准车主们当然会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一些等不下去的消费者也做好了出手的准备。但是,一些打算下订购车的准车主在市场上走一转,比较一下官方降价的车型的价格走势时却发现,一些车型的市场价比官方降价前还要高。
官方降价后市场上车价不但没降下来反而提价了,这问题有点严重,厂家难道又在玩什么猫腻?没错,个别厂家真的玩起了“假降价”的把戏,其具体做法是高调宣布“官方降价”,之后则严控全国各地经销商原来的降价促销行为,最终使得汽车的市场价不降反升。
前几年汽车厂家搞了一个著名的“饥饿疗法”———在市场上制造因产能不足而缺车的恐慌气氛,这疗法别说还真管用,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一些把持不住的准车主最终是“败下阵来”———在车价高位时出手了。饥饿疗法玩的时间长了、多了,就不灵了,接下来又有什么招数了?现在看来,原来是“官方降价疗法”。
不管是饥饿疗法还是这次出现的“官方降价疗法”,其实质都是生产厂家没有用到最原始的降价招数,部分汽车的市场价没有实质性地向下再走一个台阶。对消费者而言,这两个“疗法”的出台未必就是坏事一桩,因为汽车一味地降价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汽车在降价的同时常常伴随而来的就是降质或者减配。假如有一天你以中级车的价格在市场上买到一辆中高档车,或者以经济型车的价格买到一辆中级车,除了能满足一下虚荣心———我开上了一辆与身份不符的好车外,你不要以为你只赚不赔。因为汽车生产厂家都不是省油的灯,厂家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多了,不是单纯只有降低人力成本这么简单的方法,更多的做法还要在车体上打“馊主意”。
(Murphy/编制)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