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责任的驱动
“所需要的改革愈大,你为了完成它而必须具备的人格也愈大。”惠特曼的名言恰是竺延风在国企改革中的真实写照。
又是一年两会时。
作为人大代表、中央候补委员,每年这个时候,竺延风都要赴京,与其他代表一起探讨汽车业的良性发展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相关建议。
“如何让‘三个代表’在企业中得到实践,如何让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适应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竺延风站在窗前沉思着。
这并不是大而空的思考,对于竺延风来讲,一汽已¾进行的改革和即将继续推进的改革都与之密切相关,这种思考看似更多地站在了国家和社会的宏观角度,但却决定了企业每一步发展的具体方向,尤其是对一汽,这个中国汽车产业的风向标而言,意义不同寻常。
在竺延风看来,汽车工业是对生产力要求很高的产业,本身就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时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有许多文化是有了汽车才会产生的,而汽车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根本利益又是不言而喻的。
“我的责任就是要让全国老百姓通过汽车切身感受到‘三个代表’的意义。”
这种责任对竺延风来说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断地生产出高性价比的产品,让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过上“天天汽车”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要充分Ð调和照顾到一汽20几万员工的利益,让他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后者让他承担了更重的社会和政治责任。
第一个现实问题是解决职工福利。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部分员工,他们往往是改革过程中既得利益的直接损失者,难道就看着他们为企业工作了一辈子而没有回报?
竺延风一直在努力思考解决的办法并将之付诸于实践。怎样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把企业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作为发展的动力,摆在竺延风面前的是一个考验功力的难题。
“1968年、1969年参加工作的那批人是员工中生活负担最重的。因为历史Ô因,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我们就把福利分房的最后一批分给了他们。你看那里”,竺延风指着窗外远处一片落成不久的小区对本刊记者说,“我们把13、14街区进行了改造,带动了地价上涨,然后让员工从中受益,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
事实上,竺延风为一汽员工所做的远远不只这些。记者在对一汽的走访中了解到,这些年来,在竺延风的主导下,一汽实现了四个·番,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员工收入·了一番(其他三个分别是产量,销量和利润),现在员工的福利相当于工资数额的80%。2000年,一汽本部员工仅有147辆私家车,到2006年,52000多户职工的购车数达到了25000辆,平均几乎每两户拥有一辆。
记者在一汽随机采访了两名普通员工,都已¾开上了汽车,住上了100平米以上的大房子,而这在5年前还是他们不可想像的事情。
一汽还给员工提供了四套保险,除国家规定的两个保险外,又增加了商业保险和大额保险,分别用来解决了15万元以下的医疗和20万的医疗费用,这样,包括离退休职工在内,一汽24万名员工的医疗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与此同时,一汽长春员工中189个困难户的子女上学也得到了企业充分的帮助。
让一汽更多的员工住上大房子、过上汽车生活是竺延风的心愿,事实上,让更多老百姓过上“天天汽车”的生活是竺延风一直以来的梦想。
2006年1月25日,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世界¾济论坛上,聚集了许多世界重量级汽车企业的CEO,竺延风作为中国汽车企业的代表参加。
这是一次世界汽车行业的尖峰对话,大家针对汽车引发的一些全球性问题畅所欲言,会上有人站起来指责中国由于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都在看着竺延风——这位来自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老总的反应。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竺延风做了一个以“中国老百姓也想过上天天汽车的生活”为主题的发言,他指出西方国家,一个家庭拥有好几辆车,同在一个地球,他们能够享受天天汽车生活,中国老百姓为什么不能?目前中国的确存在汽车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这是发展中的问题,会在发展中逐渐得到解决,但绝这不能成为阻°一个行业发展的理由,中国老百姓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一样具有享受汽车生活的权利。
发言完毕,先是一片沉默,继而掌声雷动,在世界舞台上,竺延风赢得了同行们的尊重,也生动诠释了他骨子里渗透着的汽车情结和让中国百姓享受汽车生活的梦想,而竺延风把这种梦想看做是一种社会责任,无论是投入巨资改造生产线、变革管理流程、研发新产品,还是进行内部变革、优化部门结构、Ð调各方利益、提高员工福利,都是这一社会责任的驱动。
要做到这些,竺延风必须开启改革的旋钮,可这是一个触动Ô有利益格局的旋钮,庞大冗杂的机构设置及陈旧落后的体制、管理、技术和文化都需要去改变,这个难度可想而知,而更难的是如何真正让大家感觉到改革不是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而是代表和保护他们的利益。
这其中的艰难和不易,竺延风从未对外人道起,对于一汽多年来发生的变化,他也是将其归功于国家大政方针的正确性上,对自己所承担的压力和所做出的努力却闭口不谈。
尽管如此,仍然会有员工找上门来向他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仍然会有人不满意。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之前,竺延风刚刚接待了一位为福利分房而来的职工。“国家福利分房制度早已取消了,可还有职工会因为这样的事情来找我,这是观念的问题。在很多人看来,这Ô本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在这里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证明我的工作还没做到家。如何在市场¾济的条件下转变企业的观念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
竺延风具备一个企业家由点及面的思考能力,一个关于房子的职工观念问题,会使他想到了市场¾济体制下固有观念需要转变,由此他会想到在改革、发展的同时,要力求企业稳定、员工稳定的问题。
他很清楚像一汽这样的企业问题出在哪里,包袱有多重,底蕴又是什么,他很清楚像一汽这样的国企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他更清楚自己当前阶段的任务就是为一汽的长远发展打基础。他担负的是一个历史责任,而不只是一个短期责任,这就使他站得高,看得远,而丝毫不计较眼前的得失和舆论的各种评价。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