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展望2007:消费者最牵挂的十大车市话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 13:55  南方日报

  本月车市继续狂飙,但车主们的心情却似乎越来越差:路更加堵了,油价并没有随国际油价下跌而下降,修车猫腻依旧防不胜防……相对于享受有车生活的乐趣而言,许多消费环境的话题仍然牵动着汽车消费者的心。那就暂且让我们将有车生活的乐趣放在一边,更多地关注一下2007年买车、用车环境是否会“换新颜”。

  新年伊始,车市的诸多悬念仍旧让我们牵肠挂肚。2006年的车市降价风席卷了整个车市,明年降价风潮还会继续发飙吗?“千呼万唤未出来”的燃油税和汽车“三包”政策会不会呱呱落地?部分大中城市会不会收取交通拥挤费?交强险到底涨不涨价?

  车市诸多悬念已经紧随汽车社会脚步的到来。消费者期待在它们揭开谜底之后,我国的“汽车社会”将更加和谐。

  1 车价会不会继续下降?

  关注指数:★★★★★

  分析:车价问题无疑是所有消费者、车主乃至行业人士关注的焦点。从大趋势判断,2007年的车价仍然会整体走低,甚至还会出现全系列车型大幅度降价的情况。今年的新车上市数量与速度仍旧处于高速上升阶段,这将对车市带来很大的压力,价格战往往一触即发。从目前到2010年将是国内车企发展最关键的几年,在如此竞争格局下,车企不拼也得拼,车价不降也得降。另外,很多车企仍然奉行高定价的先期价格策略,新车型定价普遍虚高,其实质就是为降价作准备。

  就细分市场而言,中级车仍旧最激烈,降价空间和力度都将最大。一汽丰田卡罗拉、北京现代两厢伊兰特长安铃木SX4等近10款中级新车,必将对其他主力中级车型的现有价格体系形成强烈冲击。不容忽视的是,2007年的豪车竞争更可用两个字来形容:“惨烈”。凯迪拉克克莱斯勒、讴歌、英菲尼迪、法国标致大众进口车等都将在今年重拳出击,誓死争夺中国豪车市场。因此,豪华车的价格大战不可避免。

  展望:就降价时机而言,可以预见的是,2007年年初、“五一”前、秋季及年底至少会有4波大的降价潮。就具体车价降幅而言,可以预见的是,部分中级车的降价幅度可能会超过1万元,整体市场有望普降5%至10%。

  2 油价是不是只涨不跌?

  关注指数:★★★★★

  分析:新年开始,国际原油市场再掀波澜,油价跌至近18个月来的低点,但国内油价仍旧岿然不动。国内三巨头一早就喊出油价与国际接轨的口号,但只见跟随上涨不见跟随下跌。以与国际接轨为幌子,只涨不跌成为中国油价特色。那么,今年油价仍旧遵循这一定律吗?

  展望:有分析报告认为,2007年初的国际油价下跌,预示着原油价格2007年下跌的可能性超过了上涨的可能,如果没有影响石油供应的地缘政治事件发生,油价可能会继续下探,进入新的震荡期,估计将维持在45至60美元之间。从年头财政部补贴三巨头的行为以及三巨头对高利润的态度来分析,今年国内油价不太可能做到真正的与国际接轨。最可能的情况是,国际油价在低位徘徊,中国油价不会上涨而已。

  3 “三包”会不会出台?

  关注指数:★★★★★

  分析:俗话说“好事多磨”,用在汽车“三包”政策的出台上,似乎最恰当不过了。最新的预测是,汽车“三包”政策有望在2007年的“3·15”正式出台。

  此前,国家质检总局正在就汽车“三包”政策听取各方意见。在汽车“三包”草案中,有规定表明,因消费者未正确使用、维护、修理产品,而造成损坏的部分,销售商、制造商、修理商能够证明不是由于产品质量原因造成的,不承担“三包”责任。另外,草案将汽车进口商等同为汽车制造商,由汽车进口商先承担赔偿责任,再由进口商向国外制造商追偿。

  然而,即便是汽车“三包”政策执行后,仍将面临不少难题。比如,如何使制造商和经销商利益均衡?如何制定具体的鉴定标准?厂商与经销商责任如何区分?产品质量如何鉴定,由谁来鉴定责任并保持鉴定的客观公正性?有关进口车出现问题如何实行“三包”?在种种难题之中,可以说,“谁买单”才是整个“三包”政策最根本的问题,也是“三包”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展望:业内专家认为,“三包”是经营者对消费者应尽的一份责任和义务,但它毕竟只是外部规范,并不是汽车市场的救命稻草,一纸“三包”政策并不可能马上改变汽车市场的现状。不过,出台总比难产为好。

  4 交强险要不要涨价?

  关注指数:★★★★★

  分析:交强险从去年实施以来颇受非议,除理赔遭遇尴尬之外,更重要的是,车主们普遍担心其费用可能要上涨。而国家保监会近日对交强险盈亏情况调研显示,交强险在去年账面亏损。保监会此前称,将按照“不盈不亏”的原则监控交强险费率,如果经营中出现盈利,则次年将降低费率;如果经营中出现亏损,则次年提高费率。因此,按照此规定,交强险涨价悬念似乎揭开,只是要涨多少的问题。

  展望:据了解,目前交强险在广州地区也处于账面亏损状况。不过,各大保险公司目前没有收到涨价的文件。有业内人士认为,交强险虽然出现账面亏损,但交强险运行还只有5个多月。如此短的时间并不足以对交强险的盈亏下定论。也许在交强险实施一年后,也就是今年下半年,我们才能知晓到底涨不涨价。

  5 交通环境会不会变好?

  关注指数:★★★★

  分析:驾车出行,安全为先。交通安全是广大车主最关注的问题。但目前的情况却让车主们普遍担心。最新的消息称,广州交通事故占各类安全事故总体比例居全国之首。去年1月至11月,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225起,死亡1370人,平均每天因为交通事故死亡4人。

  展望:随着汽车社会到来,汽车厂家开始推广各类安全训练营活动,安全配置成为市场重要卖点。但禁摩后新手也越来越多,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将增大,这将加大交通安全维护的难度。因此,车主关键是要自律、多留心,安全上路。

  6 燃油税会不会实施?

  关注指数:★★★★

  分析:去年年底,财政部有关人士再次强调,未来1年将抓紧完善燃油税改革方案并择机实施。这一要在“恰当时机”出台的新税种,已经让人等了近10年。但是,几乎是与往年完全一样的程序,交通部从去年12月1日起征收2007年度的养路费,如此看来,2007年燃油税依然难以面世。

  业内有专家指出,燃油税什么时候推出,表面上看是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的高低,但归根到底是各个利益部门博弈的结果。燃油税涉及的部门包括交通部、税务局,他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很难均衡;燃油税的开征还涉及地方财政收入,地方和中央如何分配燃油税收入,也是个大问题。

  展望:据透露,已制定的燃油税政策是把现有的养路费转换成燃油税,没有增加用户负担,不足以用来抑制对燃油的过度消费。所以,目前备选的高中低3种方案中,燃油税征收最低标准设在了30%,中等为50%,而最高甚至达到100%。值得期待的是,从相关部门的各类言谈中可以看出,燃油税的实施已经不再遥远,今年或许将会释放明确信号。

  7 考驾照是不是更难?

  关注指数:★★★

  分析:新年开始,汽车驾驶执照考试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这主要是因为,2007年4月1日,公安部最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将正式实施。4月1日后,考试内容将全面增容,特别强调考生的实际路面驾驶技能考核。这一规定严格了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制度,细化了评判标准,提高了考试难度。

  据介绍,新规定调整了科目二、科目三的考试内容,将原科目二“场地驾驶技能考试(桩考)”与原科目三中的“场内道路驾驶考试9选6项目”合并,形成新的科目二考试(场地驾驶技能考试);将原科目三中的实际道路驾驶考试分离出来,单列为独立的科目三考试(道路驾驶技能考试)。

  展望:4月1日起考驾照难度将加大。这有利于从源头加强道路安全,防止“马路杀手”出炉。但不少考生关注的是学车价格会不会大幅度上涨。有市场人士分析,学费将可能从目前的基础上再上涨500元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学车时间增多所致。

  8 二手车能否买得放心?

  关注指数:★★★

  分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季君透露,全国统一的二手车交易合同示范文本正在制订当中。目前文本已经发了征求意见稿,有望今年实施。该合同文本主要还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规范经销商的经营行为。

  展望: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仍旧是今年二手车市场的难点。除了全国统一的二手车交易合同示范文本之外,今年汽车市场评估体系建设工作将从二手车行业开始。此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与上海大众神龙、一汽丰田等厂家联合提出通用的二手车技术标准,有望于今年实施。不少厂家品牌经销商加快进军二手车业务,也将有助于完善目前最为薄弱的二手车的售后服务体系。

  9 道路拥堵费收不收?

  关注指数:★★★

  分析:南京市发改委日前表示,在必要和适当的时机,将对南京市部分通道、中心区等实施高峰期道路拥挤收费,限制私人小汽车无序发展。

  据介绍,2003年2月伦敦开征交通拥挤费,每辆车收5英镑。伦敦市中心交通流量减少16%至17%,大大改善了拥挤的状况。在此之前,新加坡也实施了类似的措施,效果也较为理想。但在中国,很多事情都得考虑国情,这也包括了道路拥挤收费方面。

  展望:我国公车仍旧占多数,道路拥挤收费对它们的限制有限,而对私家车车主而言,则增加了出行者的成本。另外,私家车主已交了车辆购置税、养路费、车辆年检等费用,再收拥堵费,则造成了纳税人额外的税赋。在法理方面估计就要论证好长一段时间。因此,今年在广州等大城市收取拥堵费的可能性很低。

  10 修车陷阱会不会减少?

  关注指数:★★★

  分析:不少车主到修理厂去修车都可能遇到被“忽悠”而破财的情况。车子本身毛病不大,到了修理厂却被维修人员说得非常严重,需要马上更换相关零件甚至大修。更可恶的是,高价买回来的是劣质配件。而贴膜等美容服务的收费更让消费者伤透了心。

  展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国家有关部门或者相关行业协会仍旧没有出台相关规定规范修车市场秩序的迹象。对于广大车主而言,除了练就“火眼金睛”之外,更应该选择品牌店、信誉好的维修店。修车陷阱不会随着汽车社会到来而越来越少,只有当消费者更加“懂行”之后才能避免无谓的损失。(侯小军 乐国星)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