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汽名爵项目总指挥张欣:我们最大风险是时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11:02  新京报

9月13日,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张欣说:“我在这里能看到英国。”本报记者 胡玮炜 摄

  -人物

  张欣说自己目前像是面临高考的孩子,旁边有很多家长老师在关注,而自己对自己也很有信心,想着明年可以考上最名牌的大学———他现在是南汽名爵项目总指挥。

  据南汽内部人士透露,张欣是南汽集团核心层七委员中唯一在基层干过的人,张欣说:“当时我在南京依维柯,收购罗孚事件的整个安排本来跟我关系并不直接。”但最后七委员中张欣成了罗孚项目总指挥。

  张欣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南汽,他说:“我在南汽工作20年,人生最精彩和最富于变化的年代一步都没离开过南汽的大门。所有南汽能列出来的层级,我都干过。”张欣在南汽运输公司(现在的南汽物流)干了十几年,当了七年经理,在依维柯低谷的时候进了依维柯当总经理。去年南汽依维柯3000多人实现20多亿销售收入、一亿多的利润,是南汽目前唯一盈利的汽车企业,而南汽集团董事长正是喜欢实干而非坐而论道的人。用张欣的话说,领导人方法很重要,有好的思想基础,才会有好的发展。

  位于芦席营68号的南汽全新商务大厦在南京闹市区拔地而起,建筑设计风格非常现代化。一出电梯口,迎面而来的是MGZS、MGZR的精美图片和商务英语角,你在等电梯的时候随时可以学上一两句英语。这幢大楼3层至6层均入驻了南汽名爵(MG):3楼东是产品工程部,西是采购供应商和IT信息部;4楼是设备和厂房建设部的办公场所;5楼则是中高层领导的办公场所、财务部所在地。

  张欣的办公室在5楼,宽敞明亮,一面是透明的玻璃墙,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张欣站在玻璃墙边说,我在这儿看英国。办公室墙壁上全部是MG汽车和发动机图片。

  张欣总是会提到自己的团队,说工作虽然有难度,但是三个臭皮匠,总是能想出办法解决问题。“南汽董事长很信任我,领导层对我也很信任,没有人对我非议和胡扯,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争权夺利都没有。”张欣说。

  新京报:此前,外界普遍怀疑南汽能否把宝马操作不成功的品牌的剩余价值最大化地利用起来,甚至怀疑南汽根本没有资金和人才来运筹这样一个百年老品牌,并使这样一个汽车产品复活,你是怎么给自己信心,给下面的人信心,并传递出去的?

  张欣:我们好比在冲锋,但是我只带了一个排的人,如果我有一个营的人,我可以派一些人去敲锣打鼓,去站岗放哨,但是我没有,所以我们只能冲锋。至于信心,最近我们的发动机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毕,发动机下线了,大家自然很高兴,也很有信心。

  新京报:开始当南汽MG总指挥以来,你主要抓了哪几条线上的工作,进展如何?

  张欣:南汽收购发达国家的遗产、发达国家的技术,在一个高端平台上,有速成的基本条件,这个项目只要踏踏实实去做,肯定就会成功。但是我们要快,恢复生产谁都会,我们是挑战极限,一年的时间内生产线要恢复,要出产品,要通过检测,多维度综合交叉来运作,这就是我当总指挥以来主要抓的工作。我有很多时间表,我就按照那样的进度来工作,如果慢了就要亮红灯,我的团队也都很紧张。

  新京报:南汽名爵这一自主品牌从创立开始,它的特点是什么?南汽立足于打造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汽车品牌?或者说,怎么样把一个英国老品牌打造成一个中国自主品牌?

  张欣:MG是英国的品牌,国内自主品牌是名爵。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并购,把发达国家高水平的汽车公司的高水准平台拿来,打造高品质的产品。

  像奇瑞吉利,他们从零开始,也已经走了五六年,但是我们的起点比较高。我们的创新体现在,我们的品牌文化要创新,既要有国际化的概念,在国内又能完全本土化。我们在国产化过程中对汽车行业的核心技术建立创新能力,我们除了吸收以外,还要提升。制造上,我们会做改进提升方案,做品质提升。

  关于我们更多的品牌,如奥斯汀,我们会根据产品特性来规划。比如说,MG罗孚有很多复古的老爷车,就像中国古老的红木家具,适当的时候我们会推出我们的老品牌。

  但是我们的主要方向还是名爵(MG),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让老品牌焕发青春,给老品牌赋予新的内涵,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新京报》:王浩良董事长曾说过,南汽收购罗孚风险很大,但这是南汽最后的机会。这样的风险给你的最大压力是什么?

  张欣:我不赞同说这是最后的机会,南汽以前是存在管理问题,但是通过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一定能改善。

  哪个企业没有波峰波谷,何况我们还不是所有企业都亏损,没有资不抵债。南京依维柯1到8月份1.5亿的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一个亿,是很好的企业。

  我们现在最大的风险是“时间”,我们在严格按照我们的时间表来执行。

  这几个月以来,我已经从黑暗走向黎明,心情像好天气一样觉得很舒服。因为几乎所有的难点都按照我预想的目标解决了,这符合我的工作习惯,也符合我的思维逻辑,在这样的框架下工作比较愉快。这是有难度,但自己在快乐的工作,身边的人也在快乐的工作。

  本报记者 胡玮炜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