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产业政策制定者回忆:不走自主是现实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 08:49  第一财经日报

  陈斌回顾说,当时他把夏利轿车作为一个样本,问一汽汽研所的领导:如果集中他们一汽的全部力量,有没有可能开发出像夏利的这种车型?回答是“不可能”

  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也招致一些对以往中国汽车工业所走道路的批评和质疑:以市场换技术策略实施20多年以来,自主品牌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对外资的依存度仍然相当高。

  9月16日,作为参与过多项汽车产业重要政策制定的政府人士,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陈斌在“200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谈了自己的看法。

  合资合作是必经之路

  作为前后两部汽车政策的主要参与人之一,陈斌认为,汽车工业对外开放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

  陈斌的观点,回应了某些人提出的,早在二十多年前,中国汽车工业为什么没有以自主开发为主,而是选择了合资合作之路的疑问。

  陈斌介绍道,1994年,尽管我国轿车工业已经形成“三大三小”的格局,但是当年出台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汽车工业企业利用外资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第六章第二十七条)。

  陈斌说,在起草《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时候,也专门请了国内大企业科研院所的领导。当时就在考虑,如果靠我们国内的力量自主开发,到底可以开发出什么样的产品?

  陈斌回顾说,当时他把夏利轿车作为一个样本,问一汽汽研所的领导:如果集中他们一汽的全部力量,有没有可能开发出像夏利的这种车型?回答是“不可能”。

  陈斌又问是什么原因,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对方回答说,还是在动力平台上。

  陈斌说,如果国家协助或支持你们引进一个平台,在这个基础上能不能再开发一个类似于像夏利的车型来?对方的回答仍然是不可能。

  陈斌特别强调,这不仅仅是一汽的回答,也包括二汽(东风)和其他的一些研究机构领导的回答。

  陈斌还补充说,当时,对于自主开发,一汽的一些科研人员确实是心有余悸的。因为在“七五”期间,一汽的轻型车(小解放车型)改造完全靠自主开发。花了7年时间,但开发出来的车型不成功,没有竞争力。

  当时的庆铃、江铃通过引进发动机生产日本五十铃轻型车,每辆车可以赚2万元。而一汽轻型车还要分摊开发费用,企业出现亏损,这也使他们的自主开发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所以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很慎重地提出了国家鼓励利用外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

  50%对50%是企业的选择

  前段时间,社会上对于汽车合资企业中外股比的议论较多。陈斌谈道,在慎重地提出利用外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模式之后,为了不致失控,《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规定了限制条件:

  第一,“生产汽车、摩托车整车和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第六章第三十二条)。

  陈斌说,有必要再强调的是,中国政府在所有文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外合资企业双方股比必须50%对50%的字样,也没有出台过这种规定。我们提出的是中方股比不得低于50%。

  陈斌认为,作为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在股比50%对50%的情况下,无论在管理效率,还是在经营效率上都是最低的,包括决策效率也是最低的。但是恰恰要求50%对50%的不是中方企业。

  他举例说,在制定《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时候,一汽、二汽(东风)合资企业的股比不是50%对50%,中方是60%~70%(如一汽-大众的中方股比为60%)。50%对50%的规定不是政府提出来的,应该说是企业的选择。

  第二,“外国(或地区)企业同一类整车产品不得在中国建立两家以上的合资、合作企业”(第六章第二十九条)。

  陈斌认为,现在看来,这些规定也是正确的。20多年来,利用外资大大提高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通过中外双方的共同努力,我国汽车产品的制造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汽车零部件工业大幅度提升,不仅大规模地参与国际竞争,而且对国内汽车生产企业自主开发奠定了基础。

  陈斌表示,许多问题不是某一个行业的产业政策所决定的,而是整个国家在这一段发展时期的创新体制和政策环境所决定的。

  本报记者张宇星发自天津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