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徘徊久 高风不可攀
——贵州王阳明“龙场悟道”故地游记
汽车从贵毕高速公路进入修文县城的阳明大道,一个该县标志性仿古建筑,17米多高的伟岸壮观的牌坊就展现在我的眼前。醒目的四个大字“王学圣地”引我遐想,历史无情,大浪淘沙,古往今来,学者如云,但有几人能经久不衰呢?顷刻,我们便到达到目的地——修文县城。
休息几日之后,修文县原史志办公室主任,现任修文县志主编的李祖炎先生便领我们去瞻仰“龙场悟道”的一些遗迹。我们从从容容地边走边看边想边议。
李老说,今年正好是王阳明蒙冤被贬的500周年,在500年前,明正德元年,即公元1506年,王阳明贬为贵州龙场驿丞,于正德三年(1508)春抵达龙场。
王阳明初到龙场时,住无室,只得寄身于驿站南侧一公里处的一个低矮的洞穴,结草庵而居。这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玩易窝”,“玩易窝”大部分被开山采石所毁,如今只留一个洞穴。我和李老拾级而下,洞穴正好可以藏身,估计有两米多高。进入洞中,一股阴凉的空气扑面而来,使人觉得有点窒息。我脱口而出:这怎么能住人呢?李老说,王阳明龙场悟道,实际上是从这里开始。那时,他常常独自一人进入洞中研习《易经》,故命洞名为“玩易窝”,并作《玩易窝记》。我说,古代把《易》尊为经书,怎么他说是“玩易”呢?李老说,这大概是“玩”比“读”更有反复磋研、深入感悟的意思吧。
我们面对残缺的洞穴,凝思良久,遥想当年王阳明的困境,真是催人泪下。当时,王阳明初到龙场,人地生疏,风俗迥异,语言不通,住无所,食无粮,味无盐,三个随从相继病倒。王阳明这个朝庭的高干子弟,而且是一个多病的文弱书生,过去从未下过基层,也未干过粗活,现在还要砍柴、取水、作糜粥侍候随从。又因他们有满腹的怨气,还要作诗排解他们的抑郁,给他们唱越曲,说笑话开导他们。王阳明身处如此困境。但他不仅顽强地活下来了,而且还能“玩易”,这确实要有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着他啊!
王阳明在玩易窝住了一段时间,因草棚高不过肩,难避风雨,在当地老乡的指点下,便在离驿站1.5公里的龙冈山寻得一处山洞,人称东洞。这里洞厅宽敞,南北相通,冬暖夏凉。王阳明非常高兴,于这年夏天迁来此地,命名为“阳明小洞天”,并赋《始得东洞遂为阳明小洞天》诗三首。表达了他当时的喜悦之情和乐观豁达的精神。这就是我们现在瞻仰参观的阳明洞。
在阳明洞我们所看到的文物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原始的天然洞穴和王阳明的诗文,把我带到了500年前,真使我产生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无限敬仰的心情。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自明万历至民国赴阳明洞拜谒和瞻仰的诗文墨迹。据阳明洞的工作人员老吴介绍,这类诗文不计其数,现在还能辩认的,就有30多处。最引人注目的是洞檐刻的“阳明先生遗爱处”,是阳明先生逝世60年后即明万历十七年(1589)贵州安慰使安国亨的手迹,他是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这是王阳明与少数民族关系和谐的一个见证。当年,他贬谪来龙场,扎根于苗、彝少数民族之中,他也把儒家的优秀文化带到了这里。当时他认为少数民族虽然“崇巫而信鬼,渎礼而任性”,但“无损于其质”,只要用优秀的文化教化引导,是可以转变气质的。因而他对少数民族抱以亲和、友好的态度,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好感。老乡们帮他们建屋,教他们种地,和他们一起交谈、游山,使他们逐步适应了山区生活,度过了难关。
我们从洞侧拾级而上,便到了王文成公祠,也就是嘉靖年间于洞顶修建的阳明祠,如今是清代建筑的四合院,进门过西厢右拐即为享堂,享堂正中为高大的王阳明铜像。享堂东侧,为张学良将军生平事迹陈列室。
李老说,1938年11月至1941年5月,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幽禁于此,终日耳濡目染皆为阳明遗迹。他发现王阳明的经历与他有着惊人的巧合时叹道:“圣人自古多磨难啊!”于是,他潜心研究明史,终于成为国内外精通明史的权威专家。我说,这使张将军在长期的幽禁生活中心有所依,恐怕这也是他能高寿(102岁)的原因吧!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