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与结构之争
日本车的钢板薄,虽然让它在节油上面拥有优势,但是却也给人落下了安全堪忧的话柄。因此,日车喜欢宣传自己的车身结构,如丰田的GOA,马自达的3H和本田的G-CON结构的先进性,据说能够兼顾分散撞击能量和使乘员舱保持坚固。因此,在碰撞实验中它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在实际开车上路时,发生的事故是各种各样的。如果是与人相碰,那么钢板薄的车无疑对行人造成的伤害会较小。但是车与车相撞呢?
再拿丰田专家的另一个鸡蛋的外包装比喻,大意上说是车头在碰撞时较易变形吸能,就像鸡蛋的包装,摔到地上时变形可以保护鸡蛋(乘员舱)不至于破裂。这自然不错,但是在车与车相撞时,钢板较薄、车头的“溃缩技术”较好的车,不是恰恰为钢板较厚的对方起了“保护层”的缓冲作用么?
而车身结构除了设计,也要考虑到材料、焊接工艺等多种因素。安全车身的表现形式是车室结构坚固,在发生事故时变形量极小,充分保证内部乘员的生存空间;同时,车身前后能在碰撞时变形以吸收能量,减轻乘员受到的冲击。这种两全可不是容易达到的。
抗变形与吸能之争
一项调查显示,汽车发生碰撞时,乘员受伤的主要原因是乘员舱空间被挤压太多。据试验的数据,正面撞击时当乘员室侵入量为15cm时,重伤率为20%,而乘员室侵入量达61cm时,重伤率高达52%;侧面撞击时乘员室侵入量为8cm时,重伤率为22%,而乘员室侵入量达61cm时,重伤率为100%。汽车发生碰撞时若想保护乘员的安全,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减少乘员舱空间的侵入,让车体变形和乘员保护系统(如安全带、气囊等)尽可能地吸收碰撞能量。因此,乘员厢要做得尽量抗变形。
如果只为了满足在高强度冲击条件(碰如撞测试条件)下车内乘员的保护要求,设计就简单了。只要尽可能把更多的车身用来溃缩吸能就行了。这样做同样可在碰撞测试中获得好成绩。可是这样的设计在常规碰撞中车子会损伤严重,修车费用也会让人咋舌。
因此,最为高明的技术是,当碰撞所产生的冲击力在车内乘员的可承受范围内时,结构设计必须能保证在经历此类碰撞(不足以对人构成不能接受的伤害)时,车子自身受损程度较小;但当碰撞强度超过一定值,结构设计又必须能通过车的溃缩吸能来减小对车内乘员的冲击力(丢车保帅)。也就是该溃缩时溃缩,该抗变形时要抗变形。
主动与被动之争
安全只是个宽泛的概念,一般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现在碰撞试验考查的大部分是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被动安全的主要措施有安全车身、安全气囊、安全带、行人安全保护装置以及儿童座椅等。另外,碰撞实验通过的汽车安全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安全”。即如果说是在60公里的时速做的实验,就证明只能在这个条件下是安全的,超出这个标准就不一样了。
而在车辆行驶中,往往是主动安全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作用。汽车主动安全包括方向盘、刹车、倒车雷达等。主动安全措施主要有ABS系统、紧急制动辅助、TCS牵引力控制、ESP车辆稳定控制、ECB电子制动控制、AFS主动转向前灯和VDIM动态综合管理系统。当前汽车业的首要任务是应该着手于主动安全,而不应该只把安全简单的交予检测机构。当然,除此之外,驾驶员正确的驾驶习惯也是主动安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