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风依然 试驾上海大众Polo劲情&劲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09:42  汽车导报

  评价:

  优点:造型活泼时尚、操控扎实、工程设计考究。

  缺点:后座折叠繁琐,车厢空间变化不够灵活。

  从“r u Polo?”到“I am Polo”,Polo这款小车以德系车的品质走俏大江南北,成为几年来中国小车市场的一个代表人物。2006年Polo迎来了新改款,并取名“劲情”、“劲取”,力求将小车的境界再推高一大步。

  不知不觉的,大众Polo已经在中国推出有四年了。四年光景,对于一款德国车来说算不上久远,充其量只是生命周期的一半。但对于Polo而言,它在2002年推出时的“盛况”依然让人历历在目,Polo的色彩缤纷、技术过人、两厢路线,都为中国经济型小车市场作出了历史的贡献。

  打破闷局

  回想国产Polo登场之前,国内技术跟得上时代的车型绝对不多,更别说像Polo这样敢打“同步引进”的旗号了。记得当时市场仍由富康捷达等老车型占主导,而像英格尔等为数不多的两厢车因技术落后始终难成气候。在一段相当长时间里,国产的个性化小车市场难觅惊喜之作,直至2002年第四代Polo车型与全球同步登陆中国,让这一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Polo在欧洲属于A0级小车,但严谨的德国人从没有将Polo当作一部廉价小车去对待。在他们眼里,小车仅仅是车身尺寸小,但内在同样要讲究质感,体现德国车的核心理念。于是,尽管两厢Polo车长不到4米,却采用了空腔注蜡、激光焊接、双面镀锌钢板等一系列的考究工艺,配合时尚的两厢造型,缤纷的车身颜色和稳健的行车表现,完全扭转了国人对小车就是廉价车的传统印象。这种理念对往后几年欧洲其它主流车厂的小车作品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到2003年,上海大众又增加了主攻实用型路线的三厢Polo,进一步丰富Polo车系的阵营。


上海大众Polo劲取外观图片

  发挥本土力量

  经历四年打拼,Polo迎来了一次中期大改型,目的是保持车系的青春感。新Polo最大的话题在于它的名字——两厢、三厢分别定名“劲情、劲取”,似乎表现出厂方对这次小改款有着超出正常程度的期待。其实分开取名,是为了更清晰地区别两厢和三厢版本的定位,两厢的劲情会沿袭活力路线,主攻单身年轻人市场;而三厢的劲取则相对稳重些,目标客户为喜欢精致的年轻家庭,车身外部更多的镀铬饰条、内饰木纹面板、三辐式方向盘都有别于劲情,档次的感觉要稍高于劲情。

  为了做好这次Polo中期改型,上海大众再次“搬出”本土化设计团队,在先前的帕萨特领驭上我们已经见识过他们不俗的潜力。据上海大众表示,劲情和劲取的改型设计过程同样有中国设计师的深度参与,表现出他们的审美品位和设计功力。

  新Polo的外形改动十分明显。追随大众在全球的强势造型路线,新的大U型前脸和一体式大灯组合取代了旧款Polo的双圆灯,在发动机盖等关键部位作了更细致化的弧面处理,整个车头显得更精致有内涵,一改过往Polo可爱乖巧的模样,这样的变动相信男性车主会更喜欢一些。相比之下,车尾改动较为温和,主要是更换了灯组和LED刹车灯,但同样比原来醒目了许多。

  以改款的效果来看,三厢的劲取变化更为显著。车身前后部镶嵌了不少镀铬饰件,用上镀铬的前脸以及多辐式轮圈,乍眼看还有点中级大哥速腾的味道。经这么一改后,三厢版劲取的整体感觉也比过去的三厢Polo来得协调多了。

  最先进的动力匹配

  说劲情和劲取不是一般小改款的原因,还包括它在动力方面进行了显著的提升。按照官方说法,新车的两台16V发动机是上海大众在德国FSI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发的,从底座、缸体到燃烧室的布置都经过重新设计,技术达到了今天最先进的标准,例如它所采用的凸轮轴静音链,就要比一般的正时皮带寿命更长、运转更安静。

  实际表现上,1.4升发动机与旧款相差不大,依然强调运转精细平顺,以经济性为诉求。而取代原8V发动机的全新1.6升16V发动机的性能就有了显著的提升,扭力增大了6.9%达到155Nm/3800rpm,行车中其中段加速的力量明显更加厚实,高转的运转声音也更加爽朗嘹亮。

  传动系统方面,保留了以操作精确简便见称的五速手动变速,而自动变速箱则全部换装Tiptronic六速手自一体,旧有的四速变速箱被全面弃用。六速自动变速箱由于挡位多,动力衔接更加畅顺,换挡的速度和燃油经济性也全面超越一般四速变速箱。我们担心的只是2005年上市的同等配置的Polo 1.6要价14.78万,是否预示着新Polo的自动挡型号价格也会因此居高不下?无可否认的是,经过动力系统的全面升级,劲情、劲取在核心技术上将继续握守国内同级车的前沿位置。


上海大众Polo劲情外观图片

  1.6L发动机表现喜人

  开过Polo的人都对其扎实的车架、大车化行车质感赞不绝口,这些优点都在新车上得以传承。试车的地点安排在上海天马山赛车场,赛道相对狭小而且直角弯多,测试这类小车是最合适不过了。事实上这里也是上海大众Polo杯的比赛场地,回到此地试新Polo多少有点主场般的兴奋。

  在开阔的赛道撒野,动力的好坏会无所遁形,幸好两台新发动机都有不错的表现。其中,1.6L版本尤其让人惊喜,发动机扯至3000rpm以上时,运转声较过往的8V机器爽朗不少,与Tiptronic六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配合相当默契,换挡时的动力衔接一气呵成,kickdown一挡甚至两挡出弯也没有明显的顿挫感。这显然已经称得上是一副一流的自动变速箱,相信今后会有更多消费者转投大众的自动挡阵营了。

  当抱着这样的想法再去试手动挡时,却发现大众的手动挡始终还是经典,短小的挡杆卡位极为清晰,手感既爽朗又轻巧,几乎只要两根手指的力气就能换挡。尽管厂方安排的手动挡车型只有1.4L版本,但在赛道上驾驶已感觉相当好玩。相比之下,配6挡自动变速的1.4L车型表现只是中规中矩,动力很难让人兴奋,甚至觉得应付这75ps马力用不着一副这么高规格的变速箱。

  维持传统,顺应潮流

  由于前后悬挂、转向都没有大变化,新车的操控感觉其实与原Polo非常相似,在100km/h以上高速行驶,依然展现着小车中罕见的沉稳。弯前大力刹车,扭方向入弯,电控液压助力的转向提供着准确的指向感,但转向的锐度、车尾的动态都不算活跃,遭遇高速弯时,推头现象很容易出现。虽然车身刚性十足,没有任何招架不住的感觉,但却让人觉得太过稳重而动感不足。我留意到轮胎从175换成了195/55R15宽胎,对过弯抓地力肯定有进一步提升,但也有些担心小车用这么宽的轮胎会影响了经济性。就弯中驾驶感觉来看,劲情与劲取的差异不大,中庸沉稳的整体操控特性依然不及标致206威姿等玩乐取向的小车。

  新Polo的车厢设计变化不大,功能性设计有一点小提升,例如中控台左侧加设了两个放过路卡的卡位。不过后座椅靠背依然不能4/6分割放倒,只能整张靠背放下,而且步骤繁琐,比起日系小车的多功能性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新车的中控台用上了比以前更硬的质料、发动机盖取消了液压支杆、后刹车由碟刹改为了鼓刹,显然都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虽然最后一项(后轮改鼓刹)可能会引来一些争议,但我们在赛道上连续试车十几圈,并未感到新Polo的制动性能有任何缺点,如果此举能让车价更加实惠,也未尝不是可以接受的改动。希望等到七月正式上市时,劲情、劲取的价格真能给予我们一个惊喜吧。

  正如大家所见,这次上海大众特意在上海郊区选择了一个极具欧洲风情的“泰晤士小镇”作为我们拍照的景点。驱车在比利时鹅卵石小路上游走,在流行时装橱窗前划过一道道斑驳倩影,遥望前方隐现的歌德式大教堂,手握一个极具欧洲车质感的方向盘,我和同事都笑称这趟来得太值了。此情此景,我们也再一次深深感受到劲情和劲取身上那浓郁的欧洲小车风味。如此一部高品质的小车,在今天的中国市场还是独树一帜的。(撰文:刘志峰 摄影:颜宇鹏)

参考数据: (括号为1.6L车型)

排量

1.4L(1.6L)

气缸布置

直列四缸16气门

最大马力

75bhp/4,750rpm
(105bhp/3,800rpm)

最大扭矩

130Nm/3,750rpm
(155Nm/3,800rpm)

传动方式 前置/前驱 变速箱 手动五前速/六速手自一体
制动 (前/后):通风盘式/鼓式 悬挂 (前/后):麦佛逊/扭力梁非独立

转向

齿轮齿条式,电控液压助力

车辆自重

1,127-1,198kg

轴距

2,460mm

长/宽/高

3,916×1,650×1,465mm
(三厢版4,200×1,650×1,465mm)

轮胎尺寸

(前/后):195/55 R15

行李厢容量

(两厢版)250升
(三厢版)420升

0 -100km/h

未公布

最高时速

172km/h
(188km/h)

等速油耗

5.0~5.5L90km/h
(5.5~5.7L)90km/h

油箱容积

45升

(编辑:郭海霞)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上海大众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