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1世纪经济报道:高油价无碍世界经济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8:39  21世纪经济报道

  经济产出对油价上涨不再敏感,比如作为非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服务业,能源价格上涨对服务业的价格、盈利能力和就业影响相对较小,而与30年前相比,服务业占经济总量和就业人数的比例更高。

  根据被广泛引用的经济预测模型,过去两年的油价上涨早已应该将经济推入了衰退。

  事实是,高油价并没有对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到底是什么原因?4月份在巴黎,经济学家、能源经济学家聚会,专门讨论石油价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模型是基于30年前经济结构的经济变量行为的数据,高估了高能源价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经济结构变化使得经济对油价上涨不再那么敏感,“中国因素”也缓冲了高油价的影响。

  专家认为:虽然石油价格上涨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如果投资增长保持强劲,2006年经济继续保持高于平均增长率的增长是可以实现的。

  经济产出对油价上涨不再敏感

  石油产品的消费主要用于交通燃油、工业和住户的其他燃油、以及用于发电的重燃油。

  法国石油学院经济学家奥利弗·瑞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马丁·索默的研究证明,石油需求用于交通在55%-60%之间。

  据奥利弗·瑞斯计算,不管油价如何变化,由于消费者的理智调控,石油消耗在个人家庭收入中的百分比在1.5%到2.5%之间。

  这位法国石油学院院长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和第二次石油危机,价格上涨对石油的需求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几年石油价格达到历史最高的水平,石油消费没有下降反而增加?

  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主席吉姆·萨柯斯顿的研究认为,有三个原因:

  首先,从整体上看,经济部门的能源密集程度下降。单位能源投入的经济产出远远高于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的产出。每单位价值能源投入产生更多的经济产出。

  其次,能源密集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与三十年前相比有所降低。

  主要原因是作为非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服务业与30年前相比,占经济总量和就业人数的比例更高。由于能源在服务业各项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能源价格上涨对服务业的价格、盈利能力和就业影响相对较小。而能源密集型产业,例如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有所下降。

  从各国GDP结构中可以看出,已经完成从能源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向信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转型,即便是发展中国家,工业也从重工业向轻工业转变。

  第三,重工业,包括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和公用事业的能源利用效率都有所提高。与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时期相比,单位能源产出都已经提高。

  基于以上原因,经济产出对能源价格上涨不再那么敏感。

  油价对消费影响有限

  由于近期石油价格增长迅速,导致的汽油价格上涨是否使消费者信心下降?是否意味着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都将放缓?

  汽油价格的确影响消费支出水平,但它不会再有20年前或30年前那样的影响力。因为用于购买汽油的支出占消费者购买支出的比例,较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水平降低了很多。

  依据吉姆·萨柯斯顿对美国的实证研究,1981年,消费者支出的5%用于购买汽油,从1986年起,汽油支出占总消费者支出的比例保持在平均2.5%。

  消费者对汽油价格的反应,证实了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对于能源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增强了,但在欧美,取暖费用可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根据2006年1月美国能源信息署报告,主要靠天然气取暖的家庭取暖费用平均比去年高出35%。燃烧油取暖的家庭的费用平均比去年冬天增加23%。如果消费者的取暖费账单数额过大,他们可能会减少其他方面的支出。

  总之,专家认为,消费者的支出与过去相比对油价的上涨已不那么敏感了,一般消费者有可能比上个世纪80年代初,更轻松地承受能源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虽然油价进一步上涨可能不会对总的消费支出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对未来通胀及贷款利率的不确定性的支出预期正在增加,美国家庭已经开始不再大手大脚地借钱消费。油价上涨对汽车行业的盈利能力影响已经开始显现,美国汽车制造商有的利润下滑,有的出现了大规模亏损。

  油价上涨已经让消费者在决定是否购买新车时犹豫不决,尤其是对运动性能车(SUV)的需求已经下降。汽车生产商为了保持单位销售额,对某些销售缓慢的车型提供了现金返还的优惠。

  高油价对经济影响的悲观预测言过其实

  许多研究能源价格对经济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都认为能源价格上涨,会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如果上一年油价上涨10%,那么接下来一年的经济增长会下降0.5-1.4个百分点。

  专家认为,对于基于这一研究结果设计的经济预测模型应该谨慎解释。根据这些模型,过去两年的油价上涨早已应该将经济推入了衰退,但数据显示,2004年和2005年,全球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长期增长率的2%-3%,无论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受到油价的影响。

  在石油价格极不稳定的状况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参加G20会议时仍然预期,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在4.3%左右。

  事实上,油价上涨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就业减少的传动机制已经大大地衰退了。

  第一个机制是油价上涨将减少石油进口国相对于石油出口国的购买能力(也称为贸易条件)。石油进口国购买能力下降的幅度部分,取决于经济活动的石油密集度。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如今的GDP能源密集度大幅度下降。

  第二个机制是高油价可以通过工资/物价的循环转换为国内物价上涨。油价和家庭取暖燃料价格上涨,很可能使一个主要通货膨胀指标,即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但是最初这一轮价格变化的影响会相对较小,消费者会根据新的一组相对价格调整支出。如果能源价格上涨,个人或企业能够通过提高工资或价格的方式实现实际收入或利润的增加弥补这一损失,那么能源价格上涨就会转化为核心通货膨胀指数上涨。

  第三个机制是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劳动力和资本的调整,从而减少产出。投入的价格上涨使利润率降低。但是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利润率可以保持不变。而2000年以来,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比1973年-1995年间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快2倍。这一强劲的生产率增长有助于抵消投入成本的增加。这可能意味着企业对于投入价格上涨的反应不再是减少产出、减少就业和降低实际工资。

  所以,专家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油价上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正在减弱,并指出,对于油价上涨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悲观预测是言过其实。

  因此,基于经济变量之间的历史关系建立起来的模型所做出的预测,在今天看来,很可能是不正确的。

  “中国因素”缓冲高油价影响

  BP中国公司副总裁陈新华为此讨论提供了另外的解释———中国因素。

  这得到与会专家的热烈响应:中国物美价廉的制成品出口,大大缓解了油价上涨对欧美家庭支出的冲击。中国因素在讨论石油价格对全球经济增长影响中被忽略了。

  陈新华在巴黎会议上说:“中国制成品向欧美出口,很大程度缓解了油价上涨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冲击。另外,中国用高额的外汇储备(2300多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有力地缓冲了高油价对美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参加会议的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则提出,中国因素从三个方面影响了全球:

  首先,中国制成品出口导致全球性制成品价格下跌,有利于全球的消费者;

  其次,中国能源、原材料,包括矿产品的需求上升,造成全球性价格上升;

  第三,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导致美国保持比较低的利率,刺激房地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由于美国的低利率导致全世界利率相对比较低。

  中国因素的综合影响对全球宏观经济稳定,特别是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起了关键性作用。

  雪佛龙石油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同意:中国的出口在整个世界高油价的冲击中产生缓冲作用的说法。他认为,油价在制成品中所占的比例为5%-6%左右,但廉价劳动力的增加大大缓解了油价的影响。中国和印度的开放,给全球增加近两倍的劳动力。廉价的劳动力导致价格、成本的下降,从而改变了全球的产业结构与价格结构。

  为何中国继续保持“世界工厂”的竞争地位而没有受到高油价的冲击,进出口能力都在高增长?胡鞍钢认为,关键因素是中国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因油价或原材料上涨因素。他的计算结果显示,在过去几年,中国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7%-8%,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10%以上,高于欧美国家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

  低油价时代成为过去,高油价时代已经来临。这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西方国家正是1973年石油危机才导致被迫性的调整,所有国家的能源密度大幅度下降,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出现,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中国现在也正在提高节能技术的创新和普遍使用。

  总而言之,目前,将油价上涨转化为GDP增长下降、就业减少和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几个机制已经衰退,以往对经济的许多预测,高估了石油价格上涨对经济的影响。

  事实是,经济没有迅速陷入衰退,而是表现出了对能源价格上涨很强的承受力,并继续保持健康增长。

  然而,经济趋冷的风险依然存在。例如,由于投资支出在经济和就业增长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投资支出下降,经济将停止增长。所以,对全球经济最大的影响因素可能在油价以外。

  但这些论述只解释了过去,如果油价继续疯涨,在多大的程度上世界经济能够继续承受?谁能预测?

(编辑:张迪)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