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是欧盟、美国和中国关于汽车零部件进口争端60天磋商到期的日子,记者询问欧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和商务部得知,三方磋商已经结束,但没有达成任何结果。
种种迹象显示,以宝马、奔驰、通用为代表的欧美阵营已经出现内部分裂。
今年3月,在奔驰、宝马和通用三大汽车巨头的幕后推动下,欧盟和美国同时向WTO起诉中国政府制订的新《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违规。根据规定,如果磋商期的60天内三方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可能会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进入专家组裁决阶段。一旦进入这一程序,这将演变成中国汽车业入世后的第一场贸易战。
贸易摩擦即将升级,上周三形势却突然出现转机。零部件争端发起人之一的宝马当天宣布,在华增资扩产启动第二工厂同时将提高整车零部件国产化率。几乎相同时间,通用也在上海表示将停产之前在国内CKD组装的凯迪拉克,改为进口销售。
“宝马、通用的表态意味着两大巨头事实上放弃了对中国进口零部件政策的抵制。”有业界人士认为,宝马和通用的妥协,使得事态向中国希望的局势迈出了关键一步。
微妙时刻宝马扩产
此次决定加大在华投资并对华晨宝马进行扩产,宝马的公开解释是——看好华晨的发展前景。但事实上,华晨宝马第二工厂是今年惟一提前获得通过的汽车项目。
今年以来,业内不断传出“汽车产能过热和促进汽车产业重组”的消息,产业调控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发改委相关人士在5月初公开表示,“中国汽车产能过剩200万辆,并且仍有在建能力220万辆。”
按照宝马之前的规划,3年前建设的年产能3万辆的华晨宝马沈阳工厂将在今年年底达到满负荷运转,届时宝马将在华启动第二家合资工厂。“这个计划提前实施,更多是宝马与中国相关部门妥协的结果。”有宝马内部人士透露。
对此,宝马中国公关经理马庆生表示,“对华晨宝马增资扩产之事并不知情,对于这些分析无法发表评论。”
据记者了解,华晨宝马第二工厂很可能于年内开工建设,第二工厂基本上选址在华晨宝马目前在沈阳工厂的场区内。据华晨内部人士透露,第二工厂的产能将大于每年3万辆。而2004年辽宁省政府相关官员在接见庞克后曾表示,国产宝马的规模是年产10万辆。
在增资扩产同时宝马还将提高整车零部件国产化率。华晨宝马CEO施润博在上周表示,国产宝马在华的采购将由2005年的8.7亿元人民币升至今年的30亿元人民币,零部件的供应商也将由过去的40多家增加到今年的80多家。
庞克两度访华
就在宝马宣布开建第二工厂前夕,宝马全球总裁庞克分别于4月中旬和5月上旬两度秘密飞赴北京,拜访了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和发改委相关人士。由于联合奔驰、通用对中国零部件进口新政发难,宝马和中国政府的关系此前一度紧张。
庞克的北京之行显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两周之后的5月24日,宝马态度明确地宣布实施第二工厂,并承诺提高零部件国产化率。
对于宝马来说,继续扩大产能,提高本地化程度以符合新政策的决定是恰当的。而且由于高档车利润空间较大,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汽车零部件进口政策的影响。
就在华晨宝马扩产、提高国产化率同时,通用也表示将停止凯迪拉克国产,改为进口销售。通用的考虑是,凯迪拉克在中国的产量和销量都很小,停止国产对于通用自身利益影响不大。
宝马和通用基于在华利益最大化基础上做出选择后,使得奔驰及其母公司戴克在欧盟、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汽车零部件进口争端中的地位一下子尴尬起来。
奔驰进退两难
对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进口政策,奔驰是最早提出异议的。在合资项目谈判时,奔驰在销售权等问题上一度向中国政府就零部件进口政策施压,直接导致与北汽控股的合资谈判迟迟不能签约。
奔驰的强硬有自己的考虑,与宝马和通用相比奔驰是进入中国最晚的,合资工厂去年年底才投产,绝大大多数零部件都是进口件。按照中国的政策,等于或超过整车价值60%的零部件将被征收与整车相同的关税。如此一来国产奔驰与进口奔驰相比,在价格上就没有任何优势。
据了解,国产奔驰E200K和E280两款轿车4月份销售了600多辆。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国产后至今年3月,这两款车共生产2825辆,销售2470辆,平均每月产销六七百辆。销量完全符合投产计划的要求。但是奔驰未来的前景并不明朗。
目前北京奔驰因为老工厂搬迁,部分生产线暂时停产,由于没有解决中文标识的问题,部分面市的车一度还卡在了上牌上,北京奔驰的生产计划已经被打乱。
形势向好
目前来看,宝马和通用策略的转变将会对欧盟、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汽车零部件进口争端的解决产生一定影响。5月26日,北京奔驰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原则上,北京奔驰肯定是要遵循国家政策的,“这是没有问题的!”
我国自去年4月1日正式实施《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对等于或超过整车价值60%的零部件征收与整车相同的关税以来,就遭到欧盟和美国一些汽车厂商的质疑,认为这是一种变相规定零部件“国产化比例”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但中方认为,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些外国汽车厂商通过将汽车“化整为零”的方式“变相逃税”。
在欧美一些汽车厂商的幕后推动下,今年3月30日欧盟、美国常驻WTO代表团大使分别致函中国驻WTO大使孙振宇,就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措施提起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随后日本和加拿大也请求加入磋商。
“事实上,欧美几大汽车厂商通过各自政府向WTO申诉,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法而已,毕竟希望在中国这个巨大市场上分得一杯羹的外国公司谁都不想与中国政府的关系搞僵。”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宝马、通用妥协后,奔驰最终也将选择妥协。(特约记者 史宝华 北京报道)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