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支持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不能只停留在嘴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 08:27  中国青年报

  又到全国“两会”,汽车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再度聚首北京。记者从部分代表、委员透露的提案、议案中发现,汽车业的自主创新依然是一个热门话题。2006年是国家落实“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在这个规划中,自主创新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业,自然被寄予更大的希望。

  事实上,围绕汽车业要不要自主发展,业界已经争论了很多年。2005年发生的“何龙之争”更是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时至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已在业界成为共识。这个结果来之不易,但后续的争论并没有停止。

  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欧阳明高教授说:“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需要用户和政府的支持和鼓励,需要做点儿实事,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了。”一年后重新来审视这段话,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个事实是,尽管奇瑞吉利、华晨等自主汽车企业已经显现出能量,但能否发展壮大,许多人还是心存疑虑。有中国广阔的市场做支撑,这些出生草莽的汽车企业在发展初期是能够生存的,但后续的发展压力很大。

  世界汽车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所谓的“6+3”格局也说明品牌认知已经高度集中。在此背景下,尽管国内汽车业有后发优势,但构建属于自己的核心研发体系是抄袭、购买不来的。有人说,中国自主汽车已经错过了发展的最好时机,更不具备日、韩汽车发展初期的外围环境。尽管这种说法有些悲观,但奇瑞、吉利等自主企业要克服资金、技术的难关并不容易。

  早年的时候,国家把发展自主汽车寄希望于三大汽车,尤其是一汽的红旗,50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依然在原地画圈儿,反倒是名不见经传的奇瑞、吉利、华晨、力帆等抢了风头。这说明造汽车并不是“难以上青天”,但如果就此认为自主汽车发展一路坦途,也不尽然。

  长安集团董事长尹家绪曾对记者说:“造汽车像吸毒一样,需要的资金、技术都是无底洞。”一度,业界也流传这样的笑话:“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去造汽车吧”。这些说法略有偏颇,但一定程度上说明造汽车是一场马拉松赛,除了热情,考验选手的还有实力。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业内人士支持自主汽车的人不在少数,但购买这些汽车的人不多。无论是奇瑞的QQ,还是吉利的豪情,购买者都是钱不多的普通老百姓。浏览一下网络上的汽车论坛,骂日本车的比比皆是,但日系车在中国畅销却是不争的事实。

  基于此,支持汽车业的自主创新决不单单是奇瑞、吉利哪一家企业的“家事”。既然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十一五”发展的重点之一,那么汽车业的自主发展也应该是“国事”。这其中,政府和消费者的切实支持就不能只停留在嘴上了。

  鼓励消费购买自主汽车,首要的条件是产品要有足够的竞争力,除了技术层面的不断提升之外,价格无疑是最具诱惑力的因素。从目前看,国内自主汽车品牌打的正是价格牌,但由于价格压得太低,基本无利可图。有媒体报道说,一辆奇瑞QQ的利润只有500元。试想,这样的盈利水平如何保证研发的投入,更何谈要赶上外资汽车企业。

  从政策层面看,无论是1994年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还是2004年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虽然都有鼓励汽车自主创新的条款,但只是大框架,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不客气地说,这些条款都是轻描淡写的官样文章,基本没有可操作性。

  鉴于此,国家应尽快出台“趋利”政策,帮助自主汽车企业营利,如此才是在真正支持汽车业的自主创新。事实上,针对合资汽车企业,国家在贷款、税收、用地和购置设备等方面都有现成的“趋利政策”。只不过,过去很长时间以来,羸弱的自主汽车企业根本就没有得到过重视,更何谈政策扶持。

  尹家绪告诉记者,长安坚持自主创新,在意大利建立了研发中心,并成功开发出了多款车型。让尹家绪不能接受的是,在意大利开发的样车在运往国内的时候,却要在海关缴纳整车进口关税。尹说:“如何支持自主创新,其实在现有的政策层面上根本就是一个盲区。”

  华晨汽车副总裁赵福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汽车业的自主创新不应该只局限在某几个汽车企业身上,而是要在整个行业推进自主创新。从早年支持红旗到现在支持奇瑞、吉利等,思维模式并没有质的变化。汽车业是一个有很强渗透力的产业,只在个别生产企业搞自主创新是远远不够的。

  基于汽车研发的巨大投入,有人提出,国家是否应直接参与自主创新。事实上,欧美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有成功的经验。例如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总统克林顿发起开发汽车环保能源的PNGV计划,由八个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三大汽车集团的总裁或副总裁、美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执行主席组成委员会,构成了汽车产品创新的公共管理平台,大大推进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进程。

  对于时下的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倡导自主创新需要政府、社会、消费者都行动起来,出台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以及培养、选拔人才的政策。如此,汽车业的自主创新才能落到实处。

  (作者:新浪青年汽车论坛评论员 武卫强)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