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产量与效率成为了衡量汽车企业乃至整个汽车行业发展的首要指标。正因于此,在2005年汽车行业一片跌降的态势中逆市上扬的轻卡,凭借全年4.25%的销量增幅博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有产销量稳步上升的成绩在前,轻卡长期存在的安全问题却始终被人忽视。
据公安部统计的2005年全国道路交通安全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据了解,由于轻卡自身安全问题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数就达7000人以上。与此同时,全国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从2004年的9.2人下降到05年的6.9人,呈现下降趋势;然而轻卡事故万车死亡率却约高达9.6人,不但高出全国死亡率,更远远高出欧美不到2人的死亡率水平。轻卡安全性能落后,交通事故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等事实暴露无疑。
对比欧洲,轻卡安全存在三大“杀手”
业界专家认为,轻卡安全事故发生率高,除去司机驾驶技术等人为因素之外,轻卡产品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反观欧洲,由于欧系轻卡全面实现“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早在2002年,全欧洲交通事故数量已经下降到40000人,而轻卡伤亡率仅为3400人。正是因为国内轻卡行业在安全配置上严重滞后于国际水平,三大安全“杀手”直接导致了事故数量居高不下。
安全杀手之一:“平头”通行:但凡对轻卡发展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早在80年代,正是出于对驾驶员安全考虑,欧洲轻卡普遍采用经典“短头”车型并沿用至今。反观国内通行的“日系”轻卡,仍沿用着欧洲50年代的“平头”车型。“平头”之所以遭到“短头”的淘汰,原因在于一旦发生正面碰撞,将直接对驾驶员造成重大伤害。由于国内目前“平头”车型仍占据着主要的市场份额,是轻卡事故伤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安全杀手之二:“窄体”车身:“平头”+“窄体”,几乎是国内轻卡的统一面貌。但伴随着城市物流的飞速发展,窄体车身不但空间利用率低难以满足运输要求,而且还容易在高速运输过程中发生侧翻,造成事故。
安全杀手之三:安全标配差:在欧洲,四盘制动与安全气囊已经成为轻卡的标准配置,有效提升了轻卡的主动安全性能。而国内轻卡不仅没有ABS系统和安全气囊配装,而且绝大多数只配置了鼓式制动,轻卡刹车系统对复杂路况的适应性能不高,主动安全性能落后。国外研制和应用各种主动安全装置,如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感载阀、比例阀、制动防抱死系统、驱动防滑系统、声纳障碍报警器、瞌睡防止器、防爆轮胎等,这些在我国尚属空白。
视而不见,安全隐患成因何在?
其实,不止是轻卡存在安全“杀手”,国内卡车产品线都存在林林总总的安全性能滞后问题,这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软肋”。长期存在的“客车是‘载人的’,卡车是‘拉货的’,所以客车安全比卡车安全更重要”的认识偏颇,直接延缓了国内卡车行业安全性能整体提升的步伐;对卡车驾驶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技术也缺乏系统的培训。
在重“客”轻“卡”的行业思想背后,各厂家还有着自己的现实考虑:以2005年为例,一方面,是国内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轻卡制造成本全面上升,本来就微薄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另一方面,江淮、福田、东风等轻卡巨头博弈未息,江铃、庆铃、跃进、红塔、哈轻等冲击不断,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如何维持利润不下滑成为各轻卡厂家的重中之重,而对产品安全技术水平的升级换代相对滞后。
卡车安全,谁来买单?
实际上,重视卡车安全,全面提升卡车品质,是汽车行业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和谐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旋律的今天,汽车工业作为国内的支柱型产业之一,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交通运输安全作贡献的重大使命。卡车事故发生率、卡车司机死亡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隐疾,应尽快得到全社会、全行业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有专家呼吁,在轿车碰撞法规出台多年之后,卡车安全标准和卡车碰撞法规也应及早出台,以规范和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指标。
针对轻卡生产企业而言,提升产品安全性能更是决胜未来市场的重要筹码。面对中低端轻卡产品利润空间急剧压缩,高端轻卡市场迅猛发展的现状,推出高端产品是企业向前发展的必然方向。专家认为,国内轻卡企业应该尽快借鉴欧洲轻卡先进的设计理念,以“短头”、“宽体”、盘式制动等安全设计和配置实现产品质的飞跃,才能在未来的高端市场博得一席之地。如今,多拉快跑已经不是用户选择轻卡的唯一标准,相反,安全性能高,驾乘舒适度高等条件已成为用户购车的新标准。企业继续忽视产品安全性能的革新,势必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为付出安全的高昂代价买单。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