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消费者不要等到第二次吃肉时才学会挑肥拣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13:47  新浪汽车

  一位营销人员的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说:“我们的车是专门卖给第一次消费的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车子比较便宜,定位“入门级”,这未可厚非;另一种,因为质量不完善,以“大而全”,或者以外形的“考究”,专蒙外行,这可不怎么地道。

  汽车消费的误区,有不少,有时候消费者真地不是对的,因为,他(她)的钱花得不值。

  某先生第一次买车的时候,是在4年前,车子加税总共花了5万元,装饰用了1万元,配置全套进口CD音响,座套选用进口面料,现在总结起来,这位先生觉得,选车没什么问题,当初放弃了“面子”及空间,质量不错,4年下来,真省了不少银两,而装修的钱,可以省。

  第二次买车,该先生格外冷静,13万元的车,很“小”,外观平平淡淡,具有绝佳的的驾乘感觉,而装修只花了几百元。

  这只是消费中的一个例子,说明不了什么大问题,只是想告诉消费者,买车,理性一点的好,可不要捞到碗里就是肉。花钱买感觉,得到了这种感觉,却失去了另一种感觉;只有花完美的价格,才能买到完美的车。

  买车,一些心态要不得。

  一、装修冲动。车子买到家,就进装饰店,就像厂家产车的时候成心落点儿什么似的,这一“修”,花费不菲。

  二、求大求全。请记住,买车没有一步到位这一说,配置年年在变,多“新”是个头?!空间无限广阔,多“大”算大?!殊不知,拿配置、空间当卖点,一些质量偏差的车,找到了市场。

  三、非它莫属。这种心态厂家最喜欢,对消费者却很危险。汽车市场没有非它莫属的车,没有!这一“非它莫属”,第一有时你要等,第二车价多贵也不觉贵。注意,我所说的贵与贱,指的不是价格,是性价比。

  四、耳听为“实”。大家都说好的车,真地就好?未必!要想一想,大家为什么这么说,是听厂家利用一切机会传播出去的,还是买了车,亲身体验觉得好,前种情况,要小心;后种情况,就不要犹豫了。

  五、只信眼睛。选车时,眼睛看到的,只是外观、内饰,厂家在看不见的地方所下的功夫,还真是看不出来。

  消费者请记住,您的购买行为,不是自己多花、少花点儿钱那么简单,也是好车、坏车的一张分量不轻的选票,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份动力。成熟的消费者,培育成熟的市场、成熟的厂家及成熟的汽车产品。

  (新浪青年汽车论坛评论员 蓝畔)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