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国一些地方针对小排量经济型汽车废气和噪声污染大、安全性不高、外形不够美观等问题出台限制性规定。在北京,排量1.0以下的汽车目前还不能上长安街和二、三环快速路,而全国更有22个省份80多个城市存在对小排量汽车的歧视政策。然而有数据显示,随着油价不断上涨,低油耗、小排量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中国人去年上半年购买的乘用车中大约三分之一是1.0以下的小排量汽车。在建设“节约社会”的大背景下,各地“限小”政策日益显得尴尬。
伴随着对小排量车解禁呼声的日益高涨,政策对小排量车也逐渐放松。日前,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公安部、财政部、监察部、环保总局联合下发《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在行驶线路和出租汽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文件同时要求清理有关限制性规定的工作必须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除划定“解限”时间表外,发展改革委还表示,制定产业政策积极鼓励“低油耗、低排放、小排量、小型化、高动力性汽车的生产和投资”,包括加大小排量汽车及其先进发动机技术研发,鼓励开发使用乙醇汽油、天然气等新型燃料的汽车。这标志着小排量汽车在全国80多个城市受限的僵局将被很快打破。
如今,小排量车解禁虽已成定局,但是在2006年,小排量车是否会全面解禁还需要一个过程,部分特大型城市更是需要作长期准备,同时,随着小排量的解限,其对汽车市场将会形成多大影响,今后小排量车未来的发展将呈现出何种趋势,已成为众多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生产厂家:乐观积极不盲目
“限小”解禁无疑为小排量车的生产厂商带来了喜讯,为了了解各汽车厂商对于“解禁”政策的看法,记者采访了一些生产厂家,倾听了他们的意见和看法。
飞碟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光俊认为,解禁的出台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政策的进步,同时也反映出我国消费者的日趋成熟理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汽车大小衡量身份高低的落后思维已逐渐被人们摒弃,汽车作为一种方便大众生活工具的特性进一步凸显,而随着油价的上涨,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小排量车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丁光俊同时指出,在小排量解禁政策出台后,机遇到来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与挑战,但是这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来说是件好事,因为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只有通过竞争,各汽车生产厂家才能努力提高生产工艺、提升管理水平,促成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最后,解禁还意味着消费者将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也是大众的福音。
“我们会更坚定地发展小排量汽车的方向。”一汽夏利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苏连元表示,一汽夏利可能对今年的销售预期重新调整。“我们现在的年生产能力已经能达到25万辆。”他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秦力洪也表示,“解禁‘限小’政策会对今年奇瑞的销售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吉利汽车副总裁刘金良表示,“文件的出台意味着吉利汽车可以在此前一直销售乏力的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都市打开局面。”吉利汽车公司新闻发言人也表示,“解禁‘限小’政策会影响到企业今年产销计划的制定。”
同样以生产小排车为主的上汽通用五菱公关部则表示,由于仍未看到这份“解禁文件”,不好作过多评价,至于他们营销思路是否会因政策的出台而有所转变,他们认为应该还有一段时间的过程,但他们还是欢迎这种政策执行下去。
业内专家:各家看法不一
“解禁限小可能会彻底扭转国内汽车企业发展导向为大排量车的局面。”中国汽车品牌满意度调查组委会秘书长王?说。该组委会历时半年对国内近20家汽车生产企业现场考评后发现,不少企业在研发上已开始向小型车倾斜。他预计,今年小排量车的销售增幅将远超中级车。
联合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钱晓宇则认为,六部门发文对于目前汽车市场影响力是有限的,其政策的影响力需要市场和时间逐步体现,不可能立即左右汽车厂家的生产计划。市场需求和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是汽车厂家制订计划的重要依据,对于大排量生产厂家,是否引入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厂家们更多的是考虑产品线的丰富和战略组合的需要。
也有一些专家则表示了他们的担忧。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这个意见只是一个表态,尚未上升到国务院令和法律的高度,他对执行持谨慎乐观态度。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在政府多次出台鼓励小排量车消费政策、欲取消各地限小限制的政策后,地方仍未有动作,这次落实下去的难度也很大。而上海汽车企业一位政策研究专家也表示,这个意见的出台无疑加大了各地自由竞争的可能,对小排量车销售利好的同时,也加大了在排放方面的环保要求,北京出台“欧Ⅲ”排放要求,各地方也会跟进出台相应措施,这对厂商在研发制造方面的压力加大,因此短时间内还很难看出此意见出台的影响。
来自市场的反映也显示,各种政策鼓励并没有全面激发汽车制造企业对小排量车型的兴趣。从各企业2006年的新车计划看,利润更丰厚的中级车仍是企业关注的焦点,而排量1.4L以下的新车,目前确定上市的为数不多。
未来趋势:前景尚不明朗
目前,“解禁”政策虽已浮出水面,但其对行业的指导意义以及具体落实能否到位还尚未可知。其实,从1994年颁布汽车产业政策起,国家就力倡发展小排量、经济型轿车,有关部门也对各地存在的“限小”土政策提出批评。然而,直到目前,限制微型车行驶的土政策仍普遍存在。有的地方甚至出台措施,规定新运营出租车的排量必须在1.5升或1.8升以上才允许上牌,由此可见,六部门对小排量汽车的解禁令要畅通无阻,委实需要各地政府的积极呼应,亟待确立资源节约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观。
从六部门在文件中我们也看到,要制定产业政策积极鼓励“低油耗、低排放、小排量、小型化、高动力性汽车的生产和投资”,包括加大小排量汽车及其先进发动机技术研发,这些都固然很重要,而同样迫切和重要的是,应通过尽快出台燃油税、按排量收取车辆购置税等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加大对节能型车辆的扶持力度,激励汽车生产企业对微型车、经济型轿车的追求动力。
最后,鼓励发展小排量车,也不代表放任自流,从全社会节能、环保、安全的角度出发,哪些车辆是值得鼓励的、哪些是需要升级换代的,这些相关问题必须尽快明确。只有制定公平、公正、公开、有操作性的标准,而且在认证过程中既坚持原则,又不给厂家增加负担,才能促使汽车厂家不断实施技术进步,推出先进的产品,否则,鼓励小排量车这件好事也有变成坏事的可能。(记者 谢再红)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