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新浪首页 > 新浪汽车 > 小排量车之困专题 > 正文

微车解禁牵动产业神经 六部委联手取缔禁微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18:17 南方都市报

  六部委联手取缔各地禁微令,汽车企业纷纷表示支持

  1月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公布了六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全文,《意见》指出,经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在2006年3月底前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在行驶线路和出租汽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由此,继去年以来呼声渐长的小排量车解禁得到了至今为止中央层面最有力度的一次肯定
和推动,我国现存22个省份84个城市的种种“禁微令”可望逐渐得到解除。汽车制造企业则纷纷表态声援这一举措,表示节能、环保汽车将成为企业下阶段研发和主推方向,而长安天津一汽等以微车为主的企业更是喜上眉梢,表示一旦各地开禁,对其销量将是一个极大提升的机会。

  “微车解禁”关键看执行力度

  据了解,本次共同发布《意见》的六部委分别是发展和改革委、建设部、公安部、财政部、监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意见》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得以缓解交通拥堵等为由,专门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采取交通管理限制措施;更新出租汽车时,要在满足乘用功能的基础上积极鼓励选用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不得出台专门“限小”规定,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地方保护措施。清理有关限制性规定的工作必须在3月底前完成。该意见已于2005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同意,转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截至上周五,仍未有地方政府公开表态取消本地区的限小制度。

  记者获悉,此次六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微车解禁的一个背景是,近期国务院发出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委同时表示,近年来,节能环保型小排量车在安全性、动力性和外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同时其燃油消耗少、尾气排放低、外形尺寸小、道路和车位占用面积少等优点也日益突出,取消对小排量汽车的限制是顺应民意,支持建设节约型社会倡仪的重要举措。

  有资深汽车分析师指出,本次《意见》出台以六部委名义发出,并具有指令性质,权威性甚于以往仅停留在呼吁层面的举措。同时,六部委的联合发文,亦利于在各地解禁令出台后,妥善协调汽车生产、消费、运营、管理、规划等领域联合监管问题,可见中央的贯彻力度非同一般。但亦有分析师表示,《意见》仅是一个表态,同时内文没有规定对不按要求执行者的相关惩罚条例,实制执行过程中仍有可能遇到与地方利益相悖而受阻的情况。

  《意见》影响汽车行业产业结构调整

  尽管地方政府并未就《意见》的出台正式表态或有实质响应,但汽车制造业却对此反应极大。多个接受记者采访的企业均表示,《意见》的出台汽车制造企业的心理警示大于短期效应,从中可看到国家坚定不移地推广环保、节能小排量车的决心,而企业自身也要做出相适应的产研计划。

  长安集团总裁尹家绪表示长安已经连续七年呼吁小排量汽车解禁,《意见》出台是预料之中的事。尹指出,微车解禁将会吸引更多的汽车企业将注意力投向小排量汽车领域。对国内汽车企业未来的研发方向造成影响,同时也有助于中国汽车行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对中国节约型社会的建立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尹家绪预测,未来小排量汽车将会逐渐增加市场占有率,并且其增长率将会高于整个汽车行业的增长水平。

  天津一汽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苏连元表示,天津一汽在出租车市场的销量目前锐减至仅占总销量的20%,这其中各地的限小政策是一主要原因。同时他乐观表示,一旦各地实施解禁,对小排量汽车的销售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记者同时了解到,去年开始,汽车制造行业受到来自各地陆续执行国3排放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的实施等“紧箍咒”的压力,以及即将开征的消费税、燃油税无一不对节能、环保小排量车呈鼓励态度,因此,车企对此次《意见》的出台应是有心理准备,但同时,政府决策的速度与力度之迅猛又在意料之外。因此,对一些政策嗅觉不够灵敏、未及时做出车型战略调整的企业来说,后续影响将是长而深远的痛楚。(记者 朱卓华)

  旁边报道

  小排量车应有标准要求

  在为小排量汽车鼓与呼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并非所有小排量车都是国家支持的对象,总而言之则是“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这里面的“度”是什么?不少专家认为,国家对小排量汽车的发展鼓励令车企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就是如何改变传统小车的低技术含量、高污染和安全性较差的问题。不少车企的小排量车在工艺上确实亟待提高,如果停留在现阶段的技术和价格水平,不仅在市场上会逐渐失去口碑和竞争力,更是完全没有达到国家支持小排量车的最初目的。

  在此次六部委共同发文的《意见》中,记者看到国家将这一未来“准嫁

新娘”的要求的大致端倪,即“加大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及其先进
发动机
(汽油机升功率大于50KW,
柴油
机升功率大于40KW)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发、生产柴油轿车和微型车,以及使用醇醚燃料、天然气、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型燃料的汽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汽车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