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苏苏友:城市道路救援体系的建设迫在眉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 17:32  新浪汽车

  一、城市道路救援面临的问题

  1、城市车辆的绝对数在快速增加

  ——救援需求的总量在快速增加:以南京为例,现城市拥有车辆为50余万辆,按1:0.8的救援概率测算,一年的救援量为40余万辆次,如按每辆救援车年救援量为1800辆计算,全市应设置专业救援车辆222余辆;如按每年新增10万辆测算,则每年需新增45辆专业救援车。

  背景资料:

  从全国轿车生产的数量看(国家统计局数据)

  ——2003年206.89万辆;2004年226.14万辆;2005年11 月265.06万辆;

  从江苏私人轿车地保在量看

  ——江苏省2004年末私人轿车保有量40.6万辆,其中本年新注册轿车14.3万辆,分别增长54.4%和31.9%。

  2、城市车辆中救援需求的因素在迅速上升

  ——私家车的数量快速增长:由于私家车主大多为非职业驾车人,大多未经过职业化的严格训练,所以救援的概率大大增加;

  ——老旧车辆的绝对量在快速增长:第一波私家车大多已在5年左右,其车辆的故障率大大提高,救援需求随之增加;

  ——道路的拥堵:道路的拥堵使得碰擦及车辆故障的概率大大提高了,因此救援的需求呈现出上升趋势;

  3、服务体系缺位及市场的混乱

  ——保障缺位:公车的比例在下降、政府的职能更加明晰。所谓公车,传统概念上也就是国家的车,而作为国有资产,大都建立了使用及维护保障体系,但随着公车比例的缩小,私家车比例的扩大,在保障体系上出现了缺位,已使得消费者在使用及维护上的利益受到了侵害。过去道路救援(清障)大多由公安部门实施,但新的法规明确了公安机关不得从事收费性的清障及救援业务,因此道路救援也出现了责任不清晰,保障不充分的现象。

  ——五无状态

  无定位:对道路救援的定位政府没有一个清晰的引导,是否应该完全的市场化运作,还是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兼顾社会公益性。世界上的救援组织几乎都定位于不以赢利为目的,如美国、意大利、德国、新西兰等;

  无资质:现在的状况是,买一台车就可以救援,有关系就能搞到车辆的禁区通行证,随便注册一下,就可以接活收钱,从业者既不需要上岗证书也不需要专业性的培训;

  无标准:救援的价格完全随行就市,想收多少收多少,没有一定的行业约束力。至于服务质量以及因失误造成的责任后果,更是无规可依;

  无管理:由于道路救援为新兴的业务形式,在行业归口上无管理机构,所以在行业发展既无引导,亦无制约;

  无规模:由于道路救援的需求刚刚形成,所以参与者的背景比较杂,有是专业汽车公司作为延伸业务介入的,有的是汽车维修机构为扩大维修量介入的,有的是依托保险公司资源的,有的是依托公安交通事故处理组为其资源的。但其中大多没有什么规模,且完全是以赢利为目的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李颜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