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交通事故的鉴定与查勘技术(3)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 14:16  人民交通出版社

  三、交通事故鉴定必要的人体工程学知识

  (一)视觉

  安全行车与躲避危险所必需的信息,大部分是通过视觉摄取的,通过视觉驾驶人可以获得80%的行车信息。视觉问题包括:可视距离、视野、识别、适应和眩目等。

  1. 可视距离

  对于驾驶人来说,“能看多远”对行车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识别所看到的对象物。“能看多远”具体来说可分为可视距离和视野。可视距离基本上受亮度制约。夜间行车,前照灯的亮度直接决定着可视距离。车速也会间接影响到可视距离。如图93为可视距离与前照灯亮度、车速间的关系。

  对象物的反射率直接影响着可视距离。在夜间,汽车行驶在狭窄的道路上,对穿着黑色衣服的行人只有非常接近时才会发现。车辆行驶速度的高低也会使可视距离产生较大的偏差。因此,行人和自行车的反射率对交通安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人与视物的关系可分为:人与视物都静止的静止视力;人在移动的物体上,看静止的视物,叫移动视力;移动的人看移动的视物,人和物都在移动,称为移动体视力。与静止视力相比,移动视力约下降5%,移动体视力约下降10%。

  汽车安全技术条件中对灯光的安全照射距离都有详细的规定。

  图93可视距离与前照灯亮度、车速间的关系

  2. 视野

  视野即生理性视觉的极限角度,左右两眼分别为160°。中间重叠的视野为左右各60°,确认色彩的视野为正前方左右35°。一般说来,人的最佳视野为:水平±45°,垂直±30°。

  夜间视野主要受前照灯光的定向性所制约。间接视野由驾驶人的眼位和后视镜的特性决定。

 3. 颜色、形状与识别

  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要有短暂的时间中断注视前方,用眼的余光去识别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仪表、警报器等。所以这些装置应易于识别,一看就懂。

  识别的要素主要有:颜色、形状、尺寸、表示方法、设置场地、与其他景物的相对关系等。 

  色彩鲜艳的颜色易于识别,所以,交通信号、车辆的灯光、仪表、警报装置都采用了红、黄、绿等颜色。行驶着的车辆的尾灯,与在路旁紧急停车的尾灯同样是红色。所以,在高速公路上,时常会发生后面的汽车追尾撞在闪着灯、紧急停在停车带上的汽车的事故。这主要是尾随前车而发生的追尾事故,应引起注意。

  各种信息形状的图形越简单、边角越少,越容易识别。

  设置场所与其他景物的相对关系对识别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信号或标志的设置高度应与驾驶人眼睛的位置相适应,应在眼睛的有效视野范围之内。

  4. 光照适应与眩目

  人眼对光的适应有两种情况,即“暗适应”与“亮适应”。

  行驶在明亮处的车辆,一旦进入较暗的隧道,驾驶人视力会暂时性的极度下降。相反,当从黑暗的隧道行驶到较明亮的外部时,也会因外部太明亮,眼睛不适应而看不见东西的现象。

  这就是光适应问题。

  眼睛“暗适应”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5min可恢复40%,10min能够恢复65%。

  眼睛“亮适应”恢复较迅速,一般1~2s就可恢复。

  相向行驶车辆的前照灯光束,映入眼睛后会出现眩目,有时还会看不清附近的行人,这就是“眩光影响”。随着眩光的照度增强,可视距离急剧下降。因此,交通法规规定,两车交会时要关闭远光灯,打开近光灯,以防止眩目。

  (二)知觉与反应

  行车过程中,从特殊景象进入驾驶人视野到采取相应行动的时间,即知觉反应时间。

  知觉反应时间包括如下4个过程:

  (1)发现,即把外部信息情报摄入到大脑内的时间。一般是通过视觉发现。

  (2)识别,是对发现的情形做出判断。

  (3)决定行动,识别后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也即产生行动命令的信号。

  (4)反应,行动命令信号传递给手脚的肌肉组织,到开始操作的时间,叫反应时间。这一反应时间通常因人而异,反应敏捷的为0.45~0.85s;反应迟钝的超过1.13s。反应时间还和驾驶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疲劳、饮酒等)。

  另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驾驶人从发现到识别后,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确认危险的存在。

  也就是说,驾驶人能否正确判定什么时间把脚从加速踏板上收回,什么时间踩制动踏板。在有限的时间内,行驶中的驾驶人发现、确认危险情况是一种概率现象。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