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与运动》是一本专业的运动型的汽车杂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 10:33  新浪汽车

图为《汽车与运动》出版人兼总编辑周丽娟女士 视频[1] [2] [3] [4]

  新浪汽车讯 9月22日(周四)上午10:30-11:30,《汽车与运动》出版人兼总编辑周丽娟女士做客新浪,畅谈《汽车与运动》的发展,就广大网友感兴趣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以下是聊天实录:

  主持人 :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汽车与运动》杂志出版人兼总编辑周丽娟女士做客新浪聊天室,先请周总和网友打声招呼。

  周丽娟 : 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新浪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 : 周总,我们杂志好象是一本比较新的杂志,大约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周丽娟 : 我们是2005年1月正式创刊。

  主持人 : 先给介绍一下杂志大致的情况好不好?

  周丽娟 : 今天这个机会很难得,我也是想跟大家聊一聊,我们杂志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样一个创业的一个过程。我们杂志是在2004年6月拿到刊号,正式做是2004年7月份开始筹办这个杂志,在这个之前,我在中国汽车报做的最后的一个报道就是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在6月1号正式出台,那时候中国汽车报用12版的版面做了比较大型的报道,做完那个之后,我就开始筹办这本杂志。

  我们杂志筹办这个过程是这样的过程,不是说给了很多时间,然后把人都聘来做,我们是在7月份开始办的时候,马上在9月份要出一本F1特刊,因为当时是F1第一次进入中国,我们想抓住这个机会,这样的话,在杂志6月份刊号一拿到,马上就一边招人,一边筹备新的杂志,一边出这本F1特刊,一下子的印数非常多,176页的内页。这样的话,我们筹办的过程非常紧张。在过去半年的时间做的是F1特刊的出版和我们杂志的创刊号的状态,在F1特刊出版的过程当中,觉得非常高兴的是我过去做了16年的汽车记者,我从来没有为个人拿组稿费拉过一次广告,我做记者的资源优势都在F1特刊上发挥出来了,我们得到了厂家的支持和广告是非常多的。这个也从中看出来,我们杂志是人民日报主管的,中国汽车报社主办的,这个背景就是有很深的行业背景,这样的话企业非常支持我们,也看得出来,中国汽车报办的杂志能够在企业里比较受到响应。

  同时我们看到汽车运动在中国的市场逐渐兴起了,这样F1特刊,就是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上的支持,所以我们觉得第一本做起来是做的比较顺的。后来在9月份,上海举办F1大奖赛的时候,我们杂志就是在现场来卖我们的杂志,还租了展位,而且我们的印刷量是5万册,当时许多人不同意这样的印刷,但是我们社长非常支持这件事,所以我们整个F1特刊做的是应该说是比较轰轰烈烈的。

  但是我们杂志在创办的过程中有一个小的过程,我们当时F1特刊叫做汽车发动机运动,因为我们刊号申请下来是按照这个来申请的,为什么做这样一本杂志,当时中国汽车报社在2000年做的《汽车族》杂志,做了4年5年做的非常好了,这样《汽车族》做下来,觉得在汽车的细分市场应该有更多的机会,所以我们这本杂志前期的论证和申请刊号都是由《汽车族》来做,我们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比较受重视,我们拿刊号比较容易一些,确实中国汽车报掌握了刊号的资源,所以把这个刊号申请下来了。申请下来汽车发动机与运动,我们杂志出来之后,我记得在网上有网友就说我们好象是出了德国有一本杂志的中文版,因为这件事,我们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改了名字,在今年1月创刊的时候,就叫做《汽车与运动》,我们杂志这么短的时间经历了这么小的过程。

  刚才说过F1特刊做的是比较的轰轰烈烈的,我们的那么大的一个印刷量,尽我们的所能,最后都把它铺开在市场上,当时的一个想法就是得到了这么多厂家的支持,我想即使是我给大家发这种广告,我也要让这本杂志传达出去来回报汽车厂家,是这样做出来的。这样到了今年1月份,去年12月底这个杂志就创刊,走到现在我们出了第10期杂志马上要出来了,做了10本杂志,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团队也大概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全部都配齐了,8月份的时候,杂志有一个在出了8期能够看到效益,我们杂志在8期做到了盈利,一直保持到现在,当然我们创刊号的厂家广告就比较多,是厂家支持你这个杂志。

  当然我们今天做这个杂志是投入培育期,在经济上没有给我们特别大的压力,但是我们整个的经营的情况是从8月份就看到比较好的形势。而且我们从外边听到的反映,厂家还有包括读者,必须认可我们杂志的这样一种走法,这就是我们将近一年多的时间,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

  主持人 : 看来我们还是中间经历了很多故事,在里面,从创刊,从开始想做这本杂志到现在确定是我们这个刊号、定位,之后我们想知道一下,我们这本杂志确切的定位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

  周丽娟 : 我们在刚开始办这本杂志的时候就已经设计了,抓汽车动向,抓汽车市场,我们做了这么长时间之后,等于这个定位越来越清晰了,在我们去年7、8月份,一边筹备一边做F1杂志的时候,那时候就把我们的定位基本上敲定了,我们说我们要做一本汽车和运动相结合的这样一本杂志。我们这个中介要搭起两座桥梁,一座通向汽车厂家,传达给汽车,帮助企业传达运动是推动汽车产业进步和技术进步的一个动力,因为常常说节能、安全、环保,防盗是推动汽车进步的四个轮子,我们希望通过我们杂志再增加一个轮子,就是运动,所以我们想搭起这么一座通向汽车厂商的桥梁。

  我们还要做一个桥梁就是通向读者,想要告诉读者,汽车不仅满足你代步的功能,还有提升生活品质的功能,这是我们当时确定下来总的定位,所以我们做的是汽车与运动相结合的杂志,这个杂志不是纯粹的运动,不是单纯报道比赛的,而是把比赛结合运动来做,也不是国外的纯粹的运动车杂志,还要有大量的比赛,这是当时做的一个总的定位。

  我们从做了杂志以来一直是按照这个总的定位来做,现在做满了10期,我们这个杂志的定位的概念就更加明确,更加清晰了,我们就想提出这样的,我们做的是一本运动型的汽车杂志,运动型的汽车杂志就是说,我们首先是一本汽车杂志,就是我要进入汽车杂志这个市场,我进入的切入点是什么,就是运动特色,所以我就把它叫做了运动型的汽车杂志。这种运动型的汽车杂志,我们是这样来看它的几个小的定位。

  我们把我们的读者定位在喜欢那种运动型的轿车和喜欢汽车运动的这样一群人,这是我们的读者定位,在我们出现之前,汽车杂志在这一块读者群当中,我觉得是一个盲点,空白点,因为以我们《汽车族》为代表的2000年左右办的杂志,大部分做的综合性的汽车杂志,全面报道汽车,然后是那种功能,主要是指导消费者购车,所以是这样的。还没有哪一本很明确以运动为特点,所以我们中国汽车报社再做的汽车杂志肯定要走细分市场,肯定与《汽车族》相区分,这是我们定位在这一块上,我们寻找的读者也是在这一块,这块市场发展的潜力非常大。

  现在做细分市场必然是一个窄众媒体,比较小,好就好在这一小块会逐渐的扩大,或者按扑通的说法是朝阳式的事业,可以逐渐做大的,所以我们把读者群定位在这边。

  而且从现在国内的发展趋势,去年有F1赛事进入中国,现在又有V8的比赛引入中国,现在的中国推出了新的赛事中国石油赞助了拉力赛,这样的比赛越来越多,同时厂家也非常趋向于推出运动车,比如一汽大众宝来提出了驾驶车之车,今年又明确推出了运动款,就是宝来R,还有豪华车,凯迪拉克的老总就提出来主打运动牌,还有一些汽车厂家都特别来运动车,国内的发展趋势,还有我们看到国际上,欧洲、美国都有专门的运动车的杂志,或者是专门有这一类型的杂志,所以我们认为这块市场肯定是逐渐扩大,虽然是个细分,虽然是小众,但是前景非常好,所以这是我们要做这样一本运动型汽车杂志的,在读者群上定位的一个考虑。

  主持人 : 是不是可以说,我们是目前国内第一本这种细分市场上的一本杂志?

  周丽娟 : 我觉得是这样,因为是有一本《时尚座驾》也是要做细分市场,但是它不把自己定位在汽车杂志这一类,我们很明确,首先是汽车杂志,我们在这里面做了细分,我们非常有优势的是我们拿到了《汽车与运动》这样一个很好的名字,应该说这本杂志最大的卖点,或者是新鲜的感觉就在于运动这两个字。

  主持人 : 没错,目前汽车方面的运动在国内发展是非常之快的。

  周丽娟 : 我们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或者说赶上了这个形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