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控制发动机工厂开始 跨国公司加强行业垄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09:05  中国汽车报

  2005年,跨国公司开始了一轮在国内建发动机工厂的热潮。

  4月19日,在中国南京,长安汽车集团、福特汽车公司和马自达汽车公司发表联合声明,三方共同签署了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发动机工厂的合资合同,三方将合资成立一个目前中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发动机工厂。

  接着是5月初,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成立,设计年产能30万台发动机。产品将为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两个整车厂配套,同时出口海外。

  5月25日,上汽股份又公布了近年来最为详尽的国内布局计划,包括投资新建整车和发动机工厂在内的一系列举措,计划与大众在上海合资建立上海大众汽车动力总成公司,预计年产发动机可达30万台。

  6月,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新发动机工厂在柳州市奠基。此项目投资总额预计将超过32亿元人民币,将于2007年完成一期工程并正式启用,届时工厂将达到年产3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随着第二、第三期工程的实施,工厂将实现年产50万台以上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这决非偶然,跨国公司的战略中心已经开始悄悄地向发动机转移。”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说。来自这些跨国公司的消息也显示,大力建发动机厂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用中国总裁凯文威尔(KevinWale)在柳州市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新发动机工厂的奠基仪式上宣称,通用建设新发动机工厂将大大提升上汽通用五菱的产品质量。

  “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有限公司的建设主要是为了给长安福特南京工厂提供发动机,从长远看是为三家公司在国内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福特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告诉记者,他表示快速本土化带来的整车成本下降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且能为整车产能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发动机作为核心零部件,它的本土化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好处,而这也是成立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有限公司的重要原因。

  而据来自大众中国的消息,大众在国内建设发动机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整合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大众汽车集团董事副总裁魏智博也明确表示:“大众将不断促进发动机等技术向中国的转让,提高本土化率。”

  有业内人士认为,跨国公司在国内建发动机厂,在目前至少有两个好处,首先是可以避开关税,其次是减少物流费用。

  “跨国公司发动机热背后的根本原因依然是利益的驱动。”汽车专家杜芳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纷纷投资发动机的出发点是其全球战略以及在中国市场利益的需要。由于在发动机领域,国家没有外资投资比例的限制,外方就可以占据更高的股比,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有专家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业的垄断行为,正从“隐性”逐渐表现为“显性”,其垄断倾向越来越明显。其在汽车及零部件市场上的垄断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投资方式从合资走向独资;并购或控股国内企业并吃掉国内品牌;抢先制定行业标准。

  虽然在整车合资方面,跨国公司目前还受到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约束,只能遵守股比一半对一半的原则,但是在发动机领域,外资则完全没有这种限制,而发动机又无疑是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这也是跨国公司发动机热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了解,在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大众的比例达到了60%,虽然通用和福特都拒绝透露其在新发动机工厂的具体控股比例,但有消息说,在新发动机工厂,外方都占据了主导地位。

  杜芳慈认为,跨国公司发动机热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国内发动机企业的弱小,技术水平低,产能也小,根本无力满足整车企业的需求,更没有能力与外资抗衡。他认为,发动机正在走整车的老路,市场换技术将是一个不得不作出的选择,而在变速箱和车桥两个重要零部件生产领域,目前的形势和发动机也很相似,可以预测的是,如果这两个领域的国内企业依然无力改变现状,那么很快跨国公司也将会相继掀起新的投资热。

(编辑:张效铭)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