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费税政策可能调整的消息,让人们再次拾起“小排量汽车春天即将来临”的探讨。但一个无情的事实依然摆在小排量汽车面前,地方限微“土”政策并没有因此而放宽的迹象。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小排量汽车市场的“春天”是否会来临还有待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之间的博弈。
市场之差距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表明,今年前4个月销量排名前5位的基本上是小排量经济型轿车,占到轿车销售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经济、实用等特点促进了小排量车的热销。
据了解,在发达国家,小排量轿车会占到总销售比例的80%。即使在传统大排量国家美国,经过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美国的小排量车比例越来越高,目前1.6升以下的轿车已经占到汽车总量的60%以上。相比之下,在国内汽车市场,排量在1.3升以下的只占到了轿车总销售量的不到20%。
政策之困扰
国家政策对小排量汽车的扶持很明显。在去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中提出,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和运营的规定。
时隔一年后,作为汽车产业政策的延伸,有关汽车消费税政策酝酿调整的消息近来炒得沸沸扬扬,毫无疑问的是调整后也将鼓励小排量车型消费。据有关人士透露,新办法极有可能把排量在1.0L及以下汽车的消费税税率(3%)调至1%甚至全部取消;2.2L以上的豪华车的消费税税率有可能由8%上升到10%以上。
但在国家提倡小排量汽车消费的同时,小排量车在一些主要城市使用的不便也越来越突出。根据统计,全国有22个省区市的84个城市出台了歧视小排量汽车的政策。在一些城市,1.0L以下排量车型的行驶受到各种限制,比如不能走主路的最里侧车道、一些路段分时段限制行驶等等;在上海更有1.3L以下排量车型禁止驶入的路段。
立法之根本
一面是鼓励,一面却是限制。有关人士指出,这些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的“土政策”已经“架空”了国家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的产业政策。
对于地方“土政策”,贾新光很形象的以沙尘暴来形容,对于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在小排量汽车上的不和拍,贾新光用“博弈”一词来概括。他说,有关小排量汽车的地方限制问题,发改委、商务部近几年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收效甚微。商务部曾经就限制小排量汽车的地方措施与一些大城市进行过商讨,结果是地方政府置之不理,这样其他的中小城市就更加不以为然了。
贾新光认为,解决地方对小排量的歧视问题要以立法的手段来解决,即要求地方立法不能与中央立法相违背,特别是在大的方针上。同时,他表示,国家政策、地方政策、消费者心理的成熟三效合一,才是小排量汽车能否迎来春天的关键所在。本报记者胡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