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将成世界主要汽车出口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 02:07  东方早报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商品进出口贸易情况令中国汽车人眼前一亮。

  众所周知,我国进出口贸易一直是顺差的,而汽车商品几乎是进出口商品中以逆差为主的商品,这是由于我国汽车工业相对劣势的地位所决定的。但是,随着国内汽车工业水平的提高,以及与进口车相关的政策出台,这个情况正出现逆转。

  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值为64.49亿美元,其中进口总值25.91亿美元,同比下降31.92%,出口总值38.58亿美元,同比增长59.46%,实现贸易顺差12.67亿美元。

  业内人士分析,我国进口的汽车商品主要是整车,而今年第一季度汽车整车进口呈现罕见的大幅下降。据悉,进口汽车需提前3个月预订,因此今年第一季度的车都是去年第四季度预订的。由于去年底与进口车相关的进口许可证配额制度、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以及落地完税政策一直没有颁布或明确实施,因此,进口汽车经销商在去年底预订时都缩减了预订量,以免进口太多压在手里套牢。而这直接导致了今年第一季度汽车整车进口大幅下降。

  在汽车整车进口下降的同时,我国汽车产品包括汽车整车的出口却以超常的速度增长。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吉利、奇瑞、哈飞等国内汽车企业出口的佳音频传。其中吉利汽车截至4月份的出口达到了3018辆,列全国整车出口量的榜首。

  另外,今年第一季度发动机、零部件、轮胎及相关产品的出口增幅也相当明显,而进口也呈现较快下降。

  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逆转早在去年底就悄然发生。

  统计显示,早在去年10月份,我国汽车商品进出口贸易就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顺差,此后又连续两个月的顺差使当季我国汽车进出口贸易累计总值分别为31.75亿美元和39.17亿美元,顺差7.42亿美元。正是第四季度的顺差使2004年我国汽车商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由2003年的93.37亿美元减少到81.77亿美元,减小了11.6亿美元。

  商务部机电司公布的数据进一步显示,去年我国累计进口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达到创纪录的163.3亿美元,增长13.1%。其中汽车(包括成套散件)进口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为17.7万辆,仅增长2.6%;进口总额为54.07亿美元,增长3%。

  与汽车产品进口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汽车产品出口继续迅猛增长。去年,汽车产品累计出口81.56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73%。其中汽车关键件和零部件出口73.77亿美元,增长了71.1%,汽车(包括成套散件)出口7.79亿美元,同比增长93.3%。中国的汽车来了

  4月26日,《纽约时报》刊登《中国将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出口国》的报道。报道称,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高级副总裁顾鲁伯在参加上海国际汽车展时语惊四座:“不管是美国大湖区也好,还是德国也好,那里的老牌工业区该注意了:中国的汽车来了!”

  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汽车商品进出口贸易出现了1267亿美元的顺差,这已经是连续第二个季度我国汽车商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顺差,去年第四季度的顺差额为742亿美元。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我国汽车出口的高速增长,汽车商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顺差将成为一种常态。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出口还有巨大潜力

  产能过剩未雨绸缪

  中国汽车市场是目前公认的全球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但是,对于未来的过分预期,使我国潜在的产能过剩危机,出口不仅可以使中国汽车参与国际市场的充分竞争,也可以缓解潜在的产能过剩危机。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汽车生产厂商的生产率平均仅为40%,而合资企业的生产率也仅为60%,都低于机动车行业获利所需达到的85%。因此,虽然中国机动车市场产能过剩问题并没有预期的严重,但一旦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扩大中国机动车出口,开拓海外市场。在未来几年之内,随着中国制造的配件和车辆质量的提升,2006年进口配件关税的降低,对中国机动车行业的投资将由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转向服务全球市场。

  出口阻碍重重

  虽然我国汽车进出口商品贸易出现了顺差,但是国内汽车出口并未迎来春天。

  国泰君安资深汽车分析师张欣在肯定国内汽车工业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也提醒国内企业不能高兴得太早。张欣向记者表示,一方面,这种顺差的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另一方面,在出口产品中不乏外商独资的汽车产品,虽然其出口金额计算在内,但利润实际上是让外国人赚走了。因此,国内汽车企业要在汽车产品出口中占据绝对的份额才是最重要的。

  确实,汽车商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顺差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同比增加了14.39亿美元,但同时也是因为我国汽车产品进口同比下降了12.15亿美元这样一增一降所产生的。

  如果不是受政策的影响,我国汽车产品进口在去年同期的38.06亿美元的基础上只增长2%,那我国汽车商品一季度的进出口也仍为逆差,也就是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商务部有关权威人士认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增幅大,主要还是因为基础小。

  业内专家更是提醒:除了出口规模小,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的低端市场、低档车、低价格、低利润、低质量五低格局并未根本改变;营销、服务体系不健全,品牌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偏弱,成本控制及内部管理仍然粗放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而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严格的技术、排放标准时刻考验着仍处襁褓中的中国民族汽车工业。

  另外,虽然一如戴-克副总裁所说的,戴-克等许多国际汽车巨头正打算将其在华合资或独资企业的汽车产品出口到国外,但是,也正如张欣所分析的,就像本田与广汽和东风成立的只做出口的汽车基地一样,本田占股达到了65%,而其他一些零部件企业,外商独资的也不乏其中,虽然这些企业出口的成绩算中国的,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加工贸易,国内能得到的只是一些税收和加工费,利润肯定是跨国巨头把持,这样的汽车出口对我国来说显然没有真正的意义。

  商务部力挺自主品牌

  “不管是从技术、质量、营销、服务,还是企业竞争力与国际市场运作经验来看,国内汽车出口都处于最初级的阶段,但在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又迫使我们必须走出去。”国家商务部机电司出口处副处长石永红表示,从去年起,商务部就牵头组织在全国建立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据了解,商务部牵头组建出口基地的本意就是要推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车和零部件出口,从而全面提高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质量和效益,解决汽车产能严重过剩和缓解就业压力的要求。

  “在全国建立多个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相关事宜正有条不紊地做着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评审、政策制订及与地方协调等各项具体工作都在积极展开。”国家商务部机电司副司长赵健日前对外透露。

  据悉,一旦成为国家级出口基地,一方面可以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及享受一些优惠政策。

  商务部有关人士透露,政策支持方面包括金融信贷支持,如优先贷款、追加银行授信额度或更灵活优惠的贷款利率等;在出口担保及出口保险方面,国家有一些既定政策但没有专门针对汽车出口的规定,今后可能会有一些补充;出口退税方面,汽车出口目前享受17%的最高退税标准,即征多少退多少,成为出口基地后可能地方还有一些其他的如补贴等灵活措施;在研发、技改方面,国家也可能会有一些直接的投入支持等。据悉,更具体的地方配套措施会在评审结果出来后出台。

  据国家商务部机电司出口处副处长石永红透露,原来初步意向是建立10个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基地,但现在报审的有十多个城市或地区,争夺非常激烈。因此,“到底是建立10个基地还是多少个基地;到底是选100家企业还是多少家企业现在都还没有定,评审工作正在展开,7月份应该有最后的消息”。

  据了解,上海、长春、沈阳、重庆、北京、广州、武汉、天津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比较集中地区都加入了这场角逐。据透露,各地送审的材料涵盖了可行研究报告、发展目标及纲要、地方相关政策、具体的发展规划及建设步骤、建设立项报告及相关财税、金融配套措施等诸多内容。

  “吉利、奇瑞、哈飞、长安、中兴、长城、吉奥、比亚迪以及宇通、金龙、江淮客车、一汽、二汽重卡等自主品牌企业都是重点扶持的对象,中国汽车要争取用10年的时间,在世界汽车贸易中占到10%的份额。”石永红说。2004年中国汽车出口只占世界汽车贸易的1%。

  零部件潜力巨大

  有一组数据不容忽视。2004年,全国出口整车含成套散件40.60万辆,金额7.79亿美元;出口汽车关键件12亿美元;出口汽车零件61.77亿美元———即40多万辆整车含成套散件仅贡献了7.79亿美元,大部分靠零部件赚点钱。而出口的40.60万辆整车中,乘用车仅为7.24万辆,其中轿车更少得可怜,仅有9335辆,而且绝大部分还是吉利、奇瑞的中微型低档轿车;其他的绝大部分是小客车和特种用途车,总数超过了33万辆。

  从进口车与出口车的平均单价对比来看,更是相距甚远。2004年我国进口车的平均单价为2.82万美元;而我们出口到别国的整车出口平均单价仅为0.48万美元,且比2003年同期降低了0.30万美元。对此,有人甚至戏称:别人卖汽车,我们卖“铁皮”。

  2004年,世界汽车产品贸易额超过7500亿美元,而汽车产销量居全球第四位的中国,汽车出口贸易额却仅为世界的1%。

  另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整车(含成套散件)出口了132964辆,2.68亿美元,分别增长156.4%和130.8%,其中轿车出口3012辆,金额为2899万美元,数量与金额分别增长了145.3%和210.2%。统计同时显示,我国同期汽车整车进口金额为8.12亿美元。

  可以看出,汽车整车出口,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却潜力巨大。《纽约时报》报道称,国外汽车制造商的负责人都认为,来自中国的真正挑战,至少在今后几年内,将是它的零部件行业。美国商务部预测,到2010年,中国的汽车出口(主要是零部件)将达到700亿美元到1000亿美元之间。

  据了解,由于国内汽车销售开始放慢,而且汽车制造商发现在当地购买零部件也更加方便,因此,中国对进口汽车部件的需求正在减少,而《构成整车特征的进口零部件管理办法》更加速了这一趋势的发展。以德国大陆特威斯(Con-tinentalTeves)公司为例,除了防震刹车系统阀门片需要继续从德国购买以外,现在几乎能够在中国生产或购买其他所有刹车部件。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